• Category Archives 空想旅行
  • Life's a Journey » 空想旅行
  • 《あなたの知らない北朝鮮》“北のクリスマス”は「革命聖母」崇拝デー

    金柱聖

    在北朝鮮沒有紀念
    取而代之,是一位神格化人物的紀念日

    在外界認為電力不足的北朝鮮,

    【忠誠的歌會】

    可是這只是偶然嗎?
    我認為是必然

    金出生在牧師家庭,受到教會很大的影響
    北朝鮮版的聖誕節

    因為南韓的電視劇,北朝鮮的年情人也曉得了聖誕節文化


  • 漂浪之舞——「摩蘭」的邊界移動

    20-11-29-15-20-51-769_photo

    年初在北美館看了阿比查邦的展覽,近年末則是有這場 หมอลำ樂 的講座,更不用說在花蓮遇到孔敬媽媽,在今年無法海外旅行的時刻跟泰國的緣分還是沒有斷

    我很意外是這位剛退休回到東北家鄉的藝評家 Thanom Chapakdee 在這場活動的開場白。本來也都是期待對於 หมอลำ樂文化背景的認識,不過他從烏汶府的歷史,對於暹羅的抗爭歷史說起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2311


  •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這位作者大概會被泰國人認定邪惡法郎一員了。很高興書市又有一本比較深入泰國的書籍

    從泰國國歌開始,泰國每天都會在固定時刻傳唱著的國歌當中唱著

    ป็นประชารัฐ ไผทของไทยทุกส่วน
    人民之邦每寸土地歸泰人所有,

    อยู่ดำรงคงไว้ได้ทั้งมวล
    努力捍衛領土的完整,

    ไทยนี้รักสงบ แต่ถึงรบไม่ขลาด
    泰人愛和平,但遇戰也不退卻,

    เอกราชจะไม่ให้ใครข่มขี่
    獨立主權不讓人欺凌

    再到連續劇,比方《城之源》或是《天生一對》中,法郎的角色通常不是太正面,儘管泰國以微笑王國著稱,有對外國人相當友善的印象。我才發現到泰國自己內部對法郎的看法並不是表面上那麼天真無邪。更不用說,法郎在泰國鬧事的新聞永遠都看得到。這本書或許可以解釋 ทำไม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2311


  • 不平靜的江河:沿著中韓邊界的奇幻旅程

    不平靜的江河:沿著中韓邊界的奇幻旅程

     

    我們曾經相信擺脫了貧窮就會抵達幸福彼岸,現在卻品嚐著更大的失落感。經濟崛起的同時,精神世界在淪陷。自由並未如期而至。中國人四處奔波尋找新的信仰,身心疲憊,在北京擁堵的三環路上茫然四顧。以至於一些人相信,北韓是我們丟失已久的世上最純潔的精神樂土 (p.15)

     

    台灣書市的北韓熱方興未艾,但是大多都是翻譯書,總算這把風吹到了中國,一個理論上跟這個孤絕國家有著盟友之情的國家,儘管是那麼的不情願

    不管是怎樣的不情願,朝鮮跟中國的關係是那樣的心有千千結,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國家能否存在還是個問題。如果沒有當年中國出兵,金日成怕已經被打到鴨綠江投河了;如果沒有中國暗中的支援,最重要的供應石油,這個國家早已無法持續

    中朝之間的關係甚至比兩韓間還要密切許多

    這本書難能可貴來自中國的觀點,楊猛是個令人可敬的新聞工作者,中國跟朝鮮的種種情結、交往歷史上有熱有冷、兩地人民的民間來往…..因為他的努力,我們才得以知悉這個特殊的邊界,一條「不平靜的江河」


  • 在滿洲:探尋歷史、土地和人的旅程

    在滿洲:探尋歷史、土地和人的旅程

     

    東北的歷史似乎並不遙遠,各種假像散落在整個區域,像是遺留在名為帝國的棋盤遊戲上的遊戲組件。 (p.32)

     

    或許因為小時候看過一連串以中國東北為背景的電影,這塊土地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東北也是我對中國最早的印象。長大後才發覺到這塊土地比我想像中要來得意象豐富

     

    東北的歷史與中國其他地域並不相仿,感覺他還在行進之中。這些部份並非屬於中國的五千年歷史,而是在最近的周期才組成的 (p.89)

     

    老外梅英東的這本《在滿洲》還是我第一本看到以滿州這塊土地為書寫的對象,又是由老外的筆下讓我更為深入了解這裡;一開頭就是他來到大荒地村落腳,每次看外國人的作品,他們總是能夠拿自己文化的部份加以比照(新課綱的互動觀點),他就寫到「亞洲的亞爾薩斯-洛林」、「雖然無法確定上帝在哪建立天堂……我們可以肯定祂不是選擇此地」,以及拿自己出身的 Misnnesota Nice 與「東北都是活雷鋒」對照,很是新鮮

    然而不多久他就交代來由:一開始吸引著我的並非是因為滿州的歷史與其一切;根本的吸引力其實簡單得多—–是因為一個女孩 (p.41)

    所以這本書除了是一位記者、作家的觀察記錄,另外還有一份相當濃郁的情感 一開始看到只是放閃的簡單測試


  •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

    圖書館架上看到這本書才曉得,原來已經有中文版了,而且還是在 2008 年,也未免太後知後覺。不過 1982 年初版的經典之作,遲到 2008 年才有譯本,這也是一種遲緩

    『「縮み」志向の日本人』的本書作者李御寧 ( 이어령 ),韓國第一任文化部長,也曾在去過的梨花女子大學任教,本書是韓國人分析日本的經典作品,切入的角度比較獨特,是從相似的鄰國的角度出發的、李御寧經歷殖民背景的成長,他更體會到「相似但不同」的部份,本書提到在孩提時代聽到的日本童話,或許就是本書契機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2311


  • 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

    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

    「亞洲是什麼樣,也許身為亞洲人都講不出來的」,每每在東南亞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大量的洋人,有的是 party animal 無酒不歡;但是在亞洲僻遠的角落,也永遠不乏他們的足跡,緬甸、印度、蒙古、伊朗…….它們都是亞洲大家族的一部分(姑且認為有這樣的一個家族),但是關於這些地方,一部分的亞洲人是怎麼也不理解的,它們的歷史文化說不上來,要去旅行還得透過洋人出版的藍寶書 LP

    於是我有這樣的喟嘆,萬一有天被洋人問到了呢?亞洲各區之間彼此的互動形成了亞洲,台灣正巧在東北亞跟東南亞幅湊的地帶,但是台灣怎樣接受它們的影響形成了現在的樣貌,很多人答不出來的

    這本書(又是洋人所寫!)還真是擴展了我的視野,亞洲被那麼多的旅人留下記錄,但是直到今天,許多名字才聽到。對於亞洲還真是身為亞洲人的一員都不了解啊


  • 台灣紀行

    台灣紀行 典藏版

    馬關條約一百週年的 1995 年時出版,現在才好好看過這本書,當年由李登輝跟作者司馬遼太郎的對談引起軒然大波

    司馬遼太郎還被描繪成帶有右翼色彩的形象,儘管我還是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但是我怎樣都不會認為他是那種高呼天皇萬歲的作者

    閱畢全書,其實更是兩種不同國族想像的碰撞,不管是司馬氏或李登輝,他們對於台灣的定位都不是過往那種大中國的觀點,因此李才會被視為背叛民族的敗類。至於對持不同政見者的口誅筆伐,必先去之而後快的中國傳統,似又反映了兩位對談裡之所以「遠中」也呼應了司馬氏書中對中國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