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城也是我到訪的第四個日本城,跟沖繩名護今帰仁城跡的斷垣殘壁相比;或者很不日本的、也是重建的守里城;乃至也是鋼筋水泥重建的大阪城等比較下,二条城我想要比較接近「本物」的日本城吧
-
-
三重的幸福時光
從高中畢業後的二輪戲院大探索,發現了這裡,對於那個時候很少去什麼地方的我,這麼一點路程就是「發現」了
也由於來看電影的關係,我也因此見識了三重的三和夜市等,三重有種獨特的氣味、有一種生猛有力的味道,彷彿置身另一個國度
-
そうだ 京都、行こう
大阪的後幾天顯得懶洋洋,又是出發的日子了
事後之明,從 JR 動物園到大阪是對的,只是我坐錯了方向;迷路加上迂迴,好不容易才抵達JR 大阪站,一樣子也就到了。京都,日本首屈一指的觀光地,可說是日本人的心靈原鄉,最代表日本的地方了,來到這裡也才能說去過了日本
一下子也就抵達了,儘管京都以古都著稱,京都車站卻是相當的「現代化」,一出站大大的京都塔也不會是過去流傳下來的產物,心裡有點微妙的感受
然後這個看板娘是我到日本時,喜歡的一個地方:地方出身的有名人為故鄉代言,「あの頃、ドリーム号と一緒に、京都から夢に向かって走っていた」───那個時候,坐上了夢想號,從京都出發往夢想前進;現在可以說是「故郷へ錦を着る」───衣錦還鄉了吧
這位小姐是AKB成員之一的「横山由依」,之前還真不曉得呢,AKB 一大堆人,數來數去就那幾位我知道而已(ゆきりん・こじはる・まゆゆ)
不過她是「京都府」出身,或許會有一些京都人吵著不是京都吧。儘管如此,這樣的看板娘多少都帶有一份對故鄉的愛。台灣太小了,就算也有也許不太有感覺
從豐臣秀吉代表的大阪城來到京都,第一個來到的地方依舊是豐國神社
豐臣家滅亡後,豐臣秀吉的墓還被德川家康斷道兩百多年,無人參拜,但是今天來到此,參拜信眾還是不太多耶
-
越南臥鋪火車到沙壩
晚上回旅舍,巧遇 happy hour ,啤酒暢飲活動,其實我不愛啊。而櫃檯咩咩還是很熱情地勸酒,說實話氣氛還不錯,很熱鬧的
跟印尼華裔老哥還有一位荷蘭弟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荷蘭弟說一點我倒是很同意,他說亞洲很大也住著相當多的人(跟歐洲比較起來更是了),往往一個國界線就不一樣,亞洲是那麼的多元!
我就說從日本東北亞到東南亞就不太相同,確實完全不一樣!不要說東北亞跟東南亞比較,光是東南亞就相當多元,關於信仰有信佛教的、伊斯蘭教、天主教的;政體也有共產黨專政、總統制、內閣制、君主立憲或者政變制;陸地東南亞跟海洋東南亞也不盡相同。光是一個東南亞就很難一言以蔽。我還說越南後接著要去泰國,因為泰劇泰影因此對泰國有份特別感情
只是這裡也是我待在這兒的最後時光,接著我要打車到火車站,旅舍櫃台說只要 20K,但是跳表足足是三倍 66K,可是也是便宜,也懶得追究到底是?就當做支助奶粉錢吧
住在河內老城區,有些似曾相識,後來我有些想起似曾相識在何處?如果住在富民市場或者果菜市場附近也差不多如此吧
-
馬來西亞變天了
「台灣人永遠覺得台灣很亂,但對我來說,馬來西亞比台灣更亂,亂很多。」
五年前的馬來西亞選舉,也許是因為讓許多台灣人感受到即視感的原因,因為台灣以前的選舉也曾經會在開票期間恰巧停電(!),沒想到三十年前的招數當時的馬來西亞還在用。或許是如此,那屆的選舉在網路上獲得台灣人空前關注及熱烈討論
然而後來還是因為選舉不公,即使普選票數已經超越執政黨,反對陣營贏得不成比例的席次還是敗下來。反對派領袖也在選後被爛招入獄,一時聲勢洶洶的運動瞬時陷入沉寂,反對勢力也在選後陷入分裂。改變換政府的一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
沒想到五年後的選舉,反對派真得贏了,即使在一樣重劃選區、選委會不公待遇以及「適巧停電」的狀況下,但是可能輸得實在太多,這些招數一樣不管用,威權統治逾半世紀的政權還是下台了
退出江湖許久的前強硬領導人馬哈迪加入反對派後,帶領掀起的海嘯一舉沖垮國陣,在退休十五年後再度拜相
-
知らなかった日本のヤミが初めて知った
日本語を勉強するために、ドラマをよく見るようになった。
一つ気になるところは、日本のドラマは推理・刑案などにつながることが多いそうです
例えば、子供の頃、漫画『金田一少年の事件簿』が推理作品を代表するの一つで、強い印象を与えた。
なぜ?
-
尋找漢字過往:河內文廟
「既然去過韓國的成均館,那麼來到越南,也該去他們的文廟吧」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我來到了河內文廟
就跟成均館一樣,河內文廟也是基於中國文化影響的產物,越南曾經是漢字圈一員,在這個小小的文廟可以體現。河內文廟大體上跟北京孔廟都是同一個脈絡而生,所以感受非常親切,除了 Size does matter ;在文廟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漢字,其中有些字還真沒看過,這就是所謂的「喃字」(Chữ Nôm)了
「喃字」是古代的越南人依照漢字造字法則自行創造出來的文字,古時候的越南就是用漢字以及「喃字」記事。光就這個鐘銘來看,我想喃字的數量應該比日本的「和製漢字」要多許多
然而在法國人的到來,殖民統治下,越南人才開始使用現在拉丁化的文字,1945 年北越開始推廣,現在在越南街頭,就跟泰國一樣,比較會看到漢字的地方就是廟宇,大體上已經消失在一般越南人的生活中了吧
-
尋找革命過往:巴亭廣場、胡志明故居
今天起床的時候,跟旅友交流了一下,不意外有對岸同胞。意外還有會中文的稀有動物日本人,而且他說很愛中國,去了中國好多地方,他也知道日本人不太喜歡中國遊客,因為「うるさい」我想是如此,可是他還是獨學漢語成材,他的漢語腔調自然很接近他們那的口音,珍しい~很稀有啊,留下 E-mail 交流一下,如果他想來台灣的話
河內古城周遭適應了一下,說起來也很資本主義了,跟在中國差不多。首都河內說起來還不算是大城市的模樣,但是商業的氣氛也是有了,「變身」前的樣貌我想我是錯過了,後來離開越南的時候,我才想到緬甸的仰光,正在改變的仰光如果有朝跟河內的樣貌差不多,那就是相當的進步了
接著出發到巴亭廣場,這裡大概等同於北韓的金日成廣場、中國的天安門廣場,是我社會主義國家之旅來到的第三個廣場,他們總是在這樣的廣場展現「人民的力量」。不過第一眼的印象還是稍嫌小巧了些,但是一樣擔任了社會主義風格的廣場角色
-
梅田 空中庭園展望台
因為大阪周遊パス,來到了藍天大廈,在尋找大樓時,還真有點被他們城市的規模給震撼了。很多人說來到中國會嚇一跳,反倒我沒那樣的感受,日本的巨大城市自成一格,城市所要誇耀的繁華美盛……我想我可以體會馬可波羅的讚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