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il 一開場的殺必死讓人又驚訝又害羞 o(⊙/////⊙)o
雖然她搖滾酷女的印象很強烈,不過其實跟小葵一樣,已經是人妻啦
哦,剛才發現 她的維基詞條上 早已更新和宇多田光一樣,又恢復自由啦
所以才解放的原因?! \( ̄◇ ̄)/
Avril 一開場的殺必死讓人又驚訝又害羞 o(⊙/////⊙)o
雖然她搖滾酷女的印象很強烈,不過其實跟小葵一樣,已經是人妻啦
哦,剛才發現 她的維基詞條上 早已更新和宇多田光一樣,又恢復自由啦
所以才解放的原因?! \( ̄◇ ̄)/
春節不知不覺已近尾聲,就像是很多人要收假的心情,好像沒做什麼事就結束了,回想起來,逛街、看書、上山、廟宇拜拜….好像也都沒少,雖然都是平常日就會做的事,但是因為春節到處人山人海的情景,整個情緒就是不一樣
但是還是想要更不一樣的,跑去中南部過年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北部真的有一天沒一天有陽光的,這種陰陰雨雨的天氣真的不是很讓人高興,今年其實已經好很多了,往昔真的是讓人一點fu都沒有,有夠掃興。中南部在噗浪上的河道上幾乎沒看到不滿意的,而且在北部看起來還更是一種炫耀,真的,充足的陽光就是讓人心曠神怡,照片也會拍的比較好看。
比方說去斗六過順便看《雞排英雄》 ,或者像是酪梨壽司來個台南美食之旅應該都不錯,可惜自己不夠成功,所以只有看兩部有關於到「旅行」的電影來空想旅行。準備了一堆片子,也不說準備啦,平常就在「累積」,剛好假期可以清倉看,不過都沒有碰到,快結束才來看
看的分別是《歐洲派》&《你好,陌生人》
好久沒看YA片了啊,以前有段時間很喜歡看,為了補償不夠精彩的青春吧(唉~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還真要有運氣)
這樣的片名當然直接讓人聯想到《美國派》,《歐洲派》也沒讓人失望,真的就是夠賤夠低級夠好笑
雖然覺得結局很一般,好啦~YA片的結局其實跟「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沒啥不一樣,不過精彩真的就是在過程旅途中,電影嘲弄了許多歐洲印象,美國人總是被形容成天真單純,但是到了歷史悠久、文明發源地的歐洲舊大陸時,美國人也不忘大肆嘲諷一般
第一站的英國,英國給人的印象說是彬彬有禮的紳士國度,但是他們就偏偏遇到曼城的足球流氓,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嘲諷,另外一點的文化衝擊是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然後碰到義大利人,不過這位卻是十分不安份的甲甲好色徒,我覺得這個角色應該是跟嘲諷《魂斷威尼斯》(Morte a Venezia ,1971) 有關吧;在法國則是和人打了一架,是不知道有教訓驕傲自大的法國人味道嗎?不過那個地方看了還蠻好笑,對了,還提到法國知名的天體營海灘,但是人家不要賞鳥啦 ╮(﹋﹏﹌)╭ ;而更開放的荷蘭部分,舉世皆知該國開放到、自由到毒品、賣淫的合法化(當然還是有個限度的),電影當然不忘大做文章,荷蘭妓院的妓女說著:「真可憐,生在清教徒建立的國家…你們只能跟結婚的那位發生關係…」很多人的印象有錯誤,美國並沒那樣開放,美國人其實就是這樣,比較保守的,這段妓院尋芳記也差不多是全片笑點前幾名的,特別提及。哦~他那位胖胖的老弟,賤到最高點也不能忘記
而他們也沒忘記東歐也插上一腳,東歐的斯洛伐克讓人比較陌生,相較於也是同樣前共產主義國家的捷克,因為捷克出了還算蠻多的藝術家、文學家、電影導演等,捷克的觀光資源豐富許多,斯洛伐克則真的想不到什麼名字,不過電影把斯洛伐克拍得很蕭瑟陰鬱,反而在影片中給人的印象很強烈,到東歐這種相對發展基期較低的地方,真的就是作大爺的份,電視上的色情廣告也反應的窮國賣肉賺外匯的必經之路
後來越搞越大,惡搞到德國的納粹希特勒(很多人很想搞啦,但是注意PC就都收手)和在梵諦岡的教堂告解室嘿咻政治不正確至極,也虧他真敢拍,沒在怕好萊塢的猶太人勢力的啦
總結來說,雖然不是多好多偉大的片子,但是看了也想讓人出去晃晃呢,旅行就是拋開過往所處社會的角色扮演,重新面對、認識自己啊(有點勵志的結語)
女主角 Michelle Trachtenberg(Trachtenberg 應該是德裔的名字,電影中的小知識讓我上一課是 Michelle 原來也就是德國名字)有些像 Scarlett Johansson,臉型輪廓以及厚唇很像,可惜身材還是姊姊大勝
不過她有殺必死還是會看啦~人家才不是男人婆啦 ~( ̄0 ̄)~
正咩一定要多貼幾張圖的啦
越來越幼,她也是童星出身?!
不小心又貼太多張了啦
原來她也演過《回到十七歲》的說,這部應該算是近年來還蠻紅的 YA片吧
可惜我沒看過,真的就是很久沒看這類片了說 ( ̄□ ̄||)
next stop,back to Asia:Hello Stranger
說真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女人為什麼不嫁出去會全身不舒服,我甚至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定要被愛。人一定要被愛,要有人為你付出,你才能感覺自己有價值嗎?如果這樣想,我只能說,那你不值得
這年頭誰不自私啊?沒有人不疼愛自己勝過疼愛別人啦!重點是自己的價值要決定在自己嘛,決定在自己能做什麼,能完成什麼,能實現什麼,而不是想著別人來對你好,來陪伴你,否則你的人生就沒意義。人要創造自己生活的意義,要有自己的生命力,自己獨特的價值,這不是任何別的人能給你的
那麼怕孤獨,那麼想愛與被愛,可以去非洲啊,很多人在那裡奉獻,也會得到很多成就感啊
我對那種敗犬哭夭的電視劇反感透了,如果竟然還有人看得很認同,那我只能說你沒對象簡直是活該,腦殘嘛!我是忍無可忍才說這種重話,好好一個聰明人在那裡沈溺在完全無聊的自憐裡,實在看了很火
by *魔王
我遇到的是男的case,其實我想講的是上面這樣的話,聽多了真的會忍無可忍…好好一個聰明人在那裡沈溺在完全無聊的自憐裡…不只把自己搞到花轟,別人也跟著被搞到要踢笑
感情氾濫的話既然是自己的事情,關別人屁事,真的到底關我什麼屁事,他媽的我還沒先講這句耶,我一點都不想聽,不想聽那些無聊又沒意義的自憐
把別人搞火,還認為他人有義務無條件接受那些無聊的自憐,不接受還不行,當他人被搞到要踢笑反彈,然後突然有戰鬥力起來了,好像其他人拒聽還不行,幹不是自憐是三洨?莫名其妙要餵其他人那些無聊無意義的東西,不吃還不行真的太超過了
Flickr DPRK 這個 Group 又有新鮮貨!!!而且還真的是沒看過的地方—-원산(元山港)!!!!
然後才發現這個作者有個 Collection 就是
North Korea 조선 (except Pyongyang)
不知道他是怎樣神通廣大到這些地方的,因為北韓觀光路線大多開放首都平壤這線,其他的地方更是神秘中的神秘,這位作者真的超神的,也許他說自己是金正日將軍的粉絲,專程來研究親愛的領袖治理下的人間天堂的?!
這個作者很厲害的地方是還蒐集到日韓合併時期(許多含果仁恨死小日本,認為國家分裂至今的原因),所發行的元山港明信片今昔對照,太用心了,不過要有一張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元山港明信片,大概不知道要何時?
Netbook 真的不死啊,畢竟 Pad 之類的平版產品是接收內容用的,但是要生產內容,還是要有筆電這樣的商品,他們是訴求很不同的產品,任一方都取代不了另一方
這台NB550D主打 Harman Kardon喇叭,好像也是鏡面螢幕,最令人感動的是 720p、1080p的 HD影像都播的動,拿來作個人影音機真的是很棒的選擇吧 多點觸控功能觸控板 真的也大進化,不過科技真的就是越來越進化,沒辦法的事 ╮(╯_╰)╭
雖然說 Netbook 一開始的訴求是輕省,但是在科技界裡,沒有不追求效能的事啦,我一直不相信 Intel 的閹割策略會成功,Netbook最後應該就只是 10.1" 的 Notebook而已
用過 Atom的人,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覺得 Atom 真的很 trash,跑 Chrome也在lag的啦,真的會花轟!!! 在 Nvidia的 Tegra 出來後,講求又省電又講效能的CPU,打趴 Atom 這 trash應該看的見這一天,這款是 AMD Fusion 系列,很讓人感到欣慰,除了 trash Atom還有別的選擇,不過等我舊機器掛掉在換新,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吧 ╮(╯﹏╰)╭
到時應該又有更新的東西出來了吧 2聲道harman / kardon喇叭 / 3D杜比環繞音效 / 睡眠音樂播放…真的挺適合做影音機的
系統平台:AMD C50 1.00GHz 雙核心
記憶體:1GB DDR3
儲存:250G SATA
顯示晶片:ATI Radeon HD 6250M
螢幕:10.1"WSVGA鏡面寬螢幕 (1024×600)
無線網路:802.11b/g/n 重量:1.32kg(含6-cell電池)
作業系統:Windows 7 Starter
其他:藍芽/2聲道harman / kardon喇叭
董事長出巡-[眾神護臺灣]台北唯一簽唱會
2011年1月23日 15:00
台北龍山寺 艋舺公園廣場(龍山寺前)
看到這個消息時,有夠驚訝的,這大概是這個場地第一次有人辦簽唱會的活動吧
那麼在地人能不去看個熱鬧嗎?
要有大尺寸寬螢幕主要還是跟賺$有關,看片爽度還在其次
用 CRT 是還能夠用,但是已經影響到 trading 這件事了,每天要看的資訊也不能讓眼睛太累,而且寬螢幕看 Charts 能夠關注的檔數比較效率多了
其實我的預算應該是 $5000 左右,而且看展示買 22” 應該就很夠了
不過大失敗後,算了差個 2500 多又如何,昨天停損的話,又少虧萬把元吧。
又或者更快出場;又或者根本不該進場……
選Samsung BX2440X,一是沒用過 Samsung的東西,想試看看,這家企業市值已經超過SONY有三倍了,在日本製造品質保證的年代豈能想像?唉
另外是這機型好像沒啥人用過,只有看到 NOVA 有一台在展示,而且光華商場還真沒看到
那我就用看看好了,符合我 dare to be different 的風格
「輕旅行」這個概念不錯, M 3/4 就是訴求輕巧來區隔 DSLR
旅行時的街拍用 M 3/4 真的很適合吧
不過不用 Viewfinder 的拍法,一天拍個一兩百張都這樣拍,感覺怎說?
有點….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