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Archives 空想旅行
-
-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一個真空國度、270名權貴之子,北韓精英學生的真實故事
旅程雖然結束了,但是仍然要持續探索北韓!台灣書市的「北韓熱」一連出版許多本填補這個空缺,但是蠻多本並不出於脫北者證言的範疇,開山之作《我們最幸福》的筆法已是第一,所以其他書相較就黯淡點
所以這本《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的角度特別的多,本書從另一方韓國人的觀點,書寫北韓這個奇怪的算是親戚的國家;更重要是本書的寫作基於作者金淑姬親身在北韓生活過的紀錄
-
中国共产党不能说的秘密
中国的崛起可说是二十一世纪的大事件,统治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中的要角,它是什么样的组织呢?有些人认为它恶劣跋扈、有些人认为他确实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评价两极、黑白交参,难以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治理中国的呢?这本书是最好的答案
只此一家,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简而言之,人民共和国是以列宁的方针打造起来的,甚者青出于蓝!列宁设计的党国体制将党的力量渗透到各个角落去,一切都要党牢牢掌握!于是在中国,党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就像有个控制狂的父亲一样,无论是学校、军队、媒体、甚或在公司里───一个理论上跟共产党不该有关系的地方,党都要在场、党都要插上一手
党的控制狂个性,将手深入香港,建立组织自然也不是很难理解的事
另外一点就是延续了古代中华帝国的方针,党建立、透过庞大的官僚集团进行统治,以前是「吏部」、现在是「组织部」,神秘的组织部永远都在招收最好的人才入党、也持续观察它收进的人。中国对官员的培养,让人想起以前的国民党
台湾也曾经历过留苏的小蒋一手建立的党国体制,并不新鲜也让人感到一种奇特的亲切感。然而党厉害的是,基于时代的变迁,它也不断调整自己因应变化,党并不如想像中的硬梆梆没有弹性,它一一度过了苏联解体、全球化的挑战,对比国民党在进入民主竞争时代的疲态,组织生锈、宣传不见效(甚至还有三十年前的手法,所以才有淡水阿嬷的出现)、招募不到人才更遑论培养过程了。党相比之下有能耐多了
-
消失中的江城
涪陵,即使是念過中國地理的我都不太確定是不是知道這個地方?我曾經讀過嗎?好像有,但是應付考試後也都忘光光了老外寫的書總是讓人望塵莫及就是,他們可以長期間蹲點在一個地方,參與觀察地寫出一本書出來,比起許多常見的網路文體「我好熱血好棒棒」,相去何止雲泥?
這本書是本書作者何偉以和平工作團的身分在中國長江一個小城市教英文的記憶,由於是教師的身分,第一個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描繪他跟受過共產黨教育的學生的互動,這也相當程度地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網民往往會以一種爆衝的玻璃心破碎反應
面對著台下受過共產黨教育的學生,身為一個外國人很自然感到文化衝擊,而這份衝擊不僅僅是他,連在書桌前的我都感受到了
-
2016 新正如意
好像又多了一個去曼谷的理由
FACEBOOK 上面追蹤的泰妹在春節時間有的換起旗袍來,大概是有華裔血緣的關係,更甚者,看到曼谷唐人街的景致,簡直比台北還更有所謂年味啊
說到這裡,我實在很感謝在這時候來台灣的外國人,一般來說,北部又冷又濕,實在不是很舒服的出遊天氣,加上如果要感受傳統春節,台北街頭空空蕩蕩地,台北人自己都跑出去了,由於工業化後,傳統的年節也比較淡許多了,你們還願意來令人感動啊
不提台灣了,或者有天能去吧,既然在曼谷跨過新曆年,農曆年也來吧!
上面的泰國話教學,有幾句聽了實在倍感親切,「新年發財」應該是潮州話地外來語,但是聽起來幾乎跟閩南語一樣呢
-
漢字日本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日本最特別也最便利就是有大量的漢字使用,因此在溝通相對方便之餘、又有造訪「先進國家」的虛榮感,日本成為台灣人熱門的出遊地,儘管相對於世界來說,日本並不算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國家就是了(英文指示不太豐富,以及日本人英文應對能力普遍「苦手」)
那麼日本人對漢字是怎樣的態度呢,這本書多少有些端倪
1.
原本我以為是和製漢字的「傲嬌」原來是從 「つんでね |ツンデレ」,還是由台灣人翻出來的,這個巧譯讓能通漢字的日本人都感到慧心獨具漫畫《亂馬》裡的小茜應該是我第一個傲嬌女印象,小茜雖然是個洽北北的女生,但是有時在面對亂馬的時候,還是會顯露女孩家的嬌羞
-
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 = Bangkok Found: Reflections on the City
去年的泰國之旅行前就曾經感慨過,好像在台灣,沒有能夠對泰國或者東南亞有深入認識的書,不是說不想要好好做功課,而是台灣出版品根本找不到,所以泰國之旅多少有些遺憾。回來後才得知這個消息,終於有本關於泰國的好書了
在讓我看到原來台灣書市出了這本書的網頁上,作者寫說他複製了網路上、旅遊書可見的經典行程,但是對泰國有多深入的認識呢?「大概只是從0到1吧(滿分是100的話)」
我也是同感啊,說到底要是只有看了淺薄的旅遊書或各種必吃必買的指南就出門的話,回來後能夠對去過的地方有多少認識?更不用說腦袋空空去跟團了
《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很令人興奮地補白了這個空缺,作者 Alex Kerr 個人的特別背景是長年在日本生活,所以在這本書中,他不時比較了日本跟泰國這兩個亞洲國家的異同。由於自己也是亞洲大家庭的一分子,閱讀同時,往往有感從外地人的眼光,才能得到許多不會想到的啟發
-
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
這本《朝鮮戰爭》是因應《最寒冷的冬天》而寫出來的,作者Bruce Cumings 有個特別的榮銜是,第一屆金大中獎的得主,似也反映本書的左翼觀點Bruce Cumings 要說的可以濃縮成「朝鮮人打他們的內戰,美國人不該干預」
然後他一一道來,他的觀點中的「朝鮮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
日本人也不懂的日本語 = 日本人の知らない日本語
學習日本語的過程中,這本《日本人也不懂的日本語》───《日本人の知らない日本語》,是最有趣的教材了
圖書館偶然看到借回家的時候,日本語還相當苦手,雖然這本漫畫還是看得懂、也很好笑,但是在漸漸成長的過程後,回頭在看這套書,有了更多的體認,有人說不懂語言也能進入異文化的堂奧,我認為那全部都是狗屁
不行的、駄目だよ!
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葡萄牙傳教士也不用為了傳福音而學日語,後來還發展了半濁音的符號(這也是書中提到的)。不管你去過多少次,如果你無法掌握語言,你就永遠停留在某個層面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