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應該是我最早買的關於圖博特的書之一,但是買回來不知不覺一直放著,書架上已然泛黃的紙頁真的是一段時日過去了啊(當然彼時「圖博特」如此的正名尚未存在)
總算一口氣看完,十多年的忽略幾天內就功德圓滿,這本不僅是我早期買的和圖博特相關的書,也是歐洲人最早「發現」圖博特所寫的作品吧
買書的當時也有電影《火線大逃亡》上片,雖然覺得這樣的片名很冏,不過也反應了部分的真實,作者是位登山家(開場白將登山的愛表達地淋漓盡致),不料途中遇到大戰爆發,他以及同伴被視為德國戰犯,被英國印度拘禁關押,為了得到自由,他們不停的逃,最後他們想要逃到圖博特尋求庇護,雖然圖博特也許不想因此開罪於大國,他們可能會被驅逐出境,可是很不可思議地,當他們千辛萬苦抵達拉薩後,不僅得到庇護,更在此長住了七年,這場不凡的冒險意外也開啟了達賴對外面世界的視野;同時也因為本書,歐洲人對這塊土地特別的風土民情有所認識
首先這兩個異邦人,初次看到十四世達賴,「這還只是個孩子哪…..」、「但他是萬千信眾精誠信仰之所寄,他們的祈求、渴盼、希望之依託。」
書中寫到達賴以「神-王」一字形容,在這裡達賴他是神—-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同時達賴也是王,擁有政治權力統治這塊土地。相較於兩位歐洲人來自的「文明」世界,圖博特是那麼讓人感到中古的地方
他們所觀察到的,圖博特就是這樣神權統治的地方,凡事以宗教為尚,宗教近乎生活中的全部。跟古埃及一樣,國家尚有國家祭司,遇有大事,便召喚神靈聽取神諭以為斷事基礎;本書記載,蕃人信仰宗教之虔誠,任何小生命都不願傷害,我想日本幕府時代綱吉將軍頒佈的「生靈憐憫令」若實施在此地,可能也不會為難到老百姓。
不過這兩位西方人不若他的子民般崇敬他,他們應該是除了他的親屬外,唯二能夠以「人」的角度來對談的人,這應該是成為達賴喇嘛後所交的朋友吧,由於因緣的緣故,讓少年達賴開啟了觀看外在世界的窗戶
少年達賴雖然年少,但是心中大概也清楚,他治理下的國度雖然千年如一日,但是外面的世界在變動著,那些變動也無疑的會影響到這個生活重心就是宗教的雪域之地
可惜因為中國軍隊入侵,花兒不見了,如果達賴沒有出逃,並採納這兩位顧問的意見,也許今日的圖博特會像是一個跟不丹、甚或泰國一樣的地方吧,而這一切也不可知了。
雖然年代久遠,萬能的你管上還能找到我已印象模糊的電影預告(這片子我到現在也是緣慳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