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期,坐上飛機移動到另一個空間另一個文化,已是奢求。然而還是有許多機會,讓我們在台灣也有海外的心情
這樣的展覽就是一個機會,至少在踏上印尼的土地前,先做一點功課有一份瞭解。台灣的周遭,可說幾乎都有印尼人,很可惜對他們的文化,不是太了解。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印尼戲偶的第一眼印象就很強烈,隨後會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造型跟表現?
爪哇偶戲可分為三種:印尼皮影戲偶 (Wayang kulit)、杖頭偶戲(Wayang golek)與扁平傀儡偶 (Wayang klitik)
Wayang Kulit: 東爪哇的皮影戲 ,「 Wayang Kulit 」 由「影子」(Wayang)和「皮革」(Kulit)所組成
Wayang golek:西爪哇,戲偶用木頭製作。巽他族(Sundanese)間的文化,他們是印尼第二大族群,僅次於爪哇人。現場的展出並沒看到
而上演的劇目有來自印度教兩大神話故事《羅摩衍那》(Ramayana)與《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以及印尼本土的神話傳說
土地創世神話《四祇之生:土地父祖降世伏魔》,講述的是土地父祖種植水稻,賦予了萬物生命
「Punakawan Lahir 」
Semar :
從印度到爪哇
今天也是大有收穫,比一頓大餐要讓我滿足,而且代價是那麼的低微
從來就不是什麼必吃必買的那些人,你看那些搞業配的誰會來這裡取材?對於世界的好奇,探索各種不同文化的發現,那是我踏上旅途的起點,而不是那些吃喝玩樂,跟著 XX 吃喝玩樂?還真的不想跟著去
最後請搭配甘美朗延伸閱讀一下
【印尼關鍵字】皮影戲Wayang Kulit:走進繽紛奇詭的戲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