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ply put
太極旗導演睽違許久的新作,依舊很生死兄弟,然而韓國人能夠接受片中日韓兄弟情的描繪嗎?票房上好像也回答了這個問題
- 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sed
-
-
Play (2011)
歐洲還是歐洲嗎?我是說,歐洲還是我們印象中金頭髮白皮膚的歐洲嗎?
除卻旅遊資訊的印象外,在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運動場上,許多歐洲的「國家」代表隊,多少都有幾位我們會注意到黑皮膚或是黃皮膚的運動員代表著歐洲國家出賽,他們雖然不是金頭髮白皮膚,但是卻「代表」著歐洲,歐洲的樣貌和我們印象的很不一樣,歐洲的移民問題始終方興未艾,前些日子在報紙上多少有印象的是,歐洲議會對禁戴頭巾的立法,至今爭議平息了嗎?
這樣的社會脈絡很自然的成為一些電影導演的題材,反映在電影中,演出Amelie 的帥哥導演 Mathieu Kassovitz,在當年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恨》(La Haine ,1995)是我最早有的片面印象,多年後,也是法國電影的《大獄言家》 (A Prophet 2009,直譯就是「先知」)一樣在坎城獲得榮譽。不僅是在法國,最給人和平印象的北歐也沒有自免於移民問題中,如沒多久前的震驚全球的挪威殺人魔便宣稱他的行兇動機在於對「歐洲伊斯蘭化」的擔憂,這部同樣來自北歐國家瑞典的《PLAY》也是呈現出這個面相的歐洲。
-
衝 Prometheus
Ridley Scott 光這個名字就可以去衝戲院了
最早是看到很有神祕感的海報,以及「Prometheus」根本就難以聯想什麼故事啊(希臘神話神明我早知),越神祕越吸引人啊,而預告片剪的更是如此
-
平溪線一日小旅行:菁桐
十分逛完,第二站來到菁桐,上次來到這大概也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不像十分有到二十年那麼久。上次來到這總算有相機可以記錄,不過現在看起來,當年的感光元件製程跟現在相比,真的已是不同世代了啊 (⊙ˍ⊙) 科技一直在往前走,感覺自己好像原地踏步,唉(ノ_ _)ノ▽
菁桐最有特色的就是這個木造的老車站了,菁桐車站的月台視野比起十分要來的開闊多,許多遊客都在這合影留念,這裡比起十分又更熱鬧些,台鐵本鋪在這裡就有開張營業,從不對紀念品有啥興趣的我竟然也敗了幾樣東西 \("▔□▔)/
菁桐這裡也不乏來拍婚紗照的新人,然而裡頭竟然有一對是從香港來的吧,聽到他們滿口的廣東話,好令人感動哦,真想代替台灣對他們說:「謝謝你喜歡我」 ≧◇≦
-
A Ghost of a Chance 鬼壓床了沒 (2011)
老實說,自己對於日本的喜劇總是有踩雷的感覺,有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日本人的笑點在哪裡?當然這種文化隔閡的問題放諸四海皆是如此,不過這部還真的是讓我開心的大笑了幾回,而更難得的是,在大笑之後,它注入了心裡一股暖意
-
Ennio Morricone – Cinema Paradiso
一向討厭自動播放的我,如果真要選首曲子的話,可能就這首吧
誰能夠把這麼悠揚的樂聲關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