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Archives Taiwan 呆丸啪啪造
  •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在網路上看到柬埔寨的 「S-21」後,才恍然想起台灣也有類似的地方,也並在不遠的地方,新北市秀朗橋旁,中和新店交界處就有個地方見證暴虐政權高壓統治的過往,我並不需要千里迢迢飛到柬埔寨(當然赤柬的大屠殺又更驚人),這塊土地的故事還是要先留意。

    2013_9_29  (016)

    入園的意象給人桎梏、壓迫的感受

    2013_9_29  (017)

    現在的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就是過往「白色恐怖」的歷史遺跡,最早這裡是軍法學校,所以一進園區,就有種懷念的味道,真的很有營區的感覺。後來這裡變成景美看守所、警總看守所,原為戒嚴時期的警總軍法處和國防部軍法局所在地,過去曾是當時羈押並審理犯罪軍人、一般重刑犯和政治犯的重地

    2013_9_29  (004)

    很快的就看到一個小小的「第一法庭」,這裡是美麗島軍法大審的歷史現場,由於「軍法大審」聽起來真的很嚇人,不過到了現場,我想參觀者大概都會很驚訝於原來這個「軍法大審」的現場要比想像中小的多,跟軍法「大」審的想像有所差距,不過美麗島軍法大審還是一件很重要的歷史事件

    為什麼一般平民會受到軍法審判呢?這是由於過去的政府實施戒嚴、軍事管治,所以平民犯法就是軍法審判。這個戒嚴時期竟然長達了38年之久,這個時期的台灣就如同警察國家,當政者監視人民不曾止息,不過雖然在嚴密監控下,反對一黨獨大的美麗島事件還是爆發了

    而當年的受審者施明德、陳菊及呂秀蓮、他們其中有的仍在政壇活躍,有的已經位居高位過,然而回首反對黨政黨輪替時,我想如果當年輪替掉國民黨政權的不是陳水扁,而是另外的人物,可能這段的歷史會有不一樣的評價,台灣現在也有不一樣的面貌

    2013_9_29  (010)
    ▲ 當年的政治犯受審照

    2013_9_29  (009)

    2013_9_29  (013)

    公正廉明?很諷刺地事實上,在當年只需要老蔣在判決書上大筆一揮,就能夠決定政治犯的刑期,很難認為有什麼「公正廉明」在這裡

    2013_9_29  (018)

    2013_9_29  (020)

    2013_9_29  (025)
    ▲ 當年所使用的戒具

    2013_9_29  (028)
    ▲台灣曾經有個跟南非羅本島極其相似的地方,這是綠島監獄的模型展示,至於過去為什麼這兩個國家有過外交關係呢?因為沒人要來做朋友啊

    2013_9_29  (044)

    2013_9_29  (045)

    非常地…..似曾相識,因為這以前算是營區啊~
    營區,或用另一個有點學問的用語,「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樣子都差不多的

    2013_9_29  (047)

    2013_9_29  (097)

    仁愛樓前方的獬豸池,以前全家有出過一套中國古代神獸公仔,讓大家好好認識除了龍之外,其實還有那麼多的傳說神獸,不過年代久遠,早就連念都不會念、更何況其代表的意義?

    為什麼會塑個中國古代神獸在此呢?原來獬豸是個這樣的神獸:
    「若見二人相鬥,牠就會以角撞不對的一方;見二人爭吵則會去咬理虧者,因其與生俱有辨別是非,公正不阿的本能」

    還有查找一下才知道,獬豸竟然也是韓國首爾市的象徵物,中國對於韓國的影響太大了(當然他們會自動略過獬豸來自中國的由來)

    2013_9_29  (051)
    ▲  最後來張獬豸 Close-up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虎尾西螺機車漫遊 (1) 雲林布袋戲館 & 雲林故事館

    2012_12_27  (038)

    雖然說雲林總是被掠過,但總算因為布袋戲的關係,成為他發展觀光的特色之一,至少現在會有比較多的人,聽到雲林就能想到布袋戲

    在我小的時候,布袋戲有段相當風迷的年代,雖然說不像更早前,農夫甚至為了要看而從田野趕回家這麼誇張,但是布袋戲也真的佔了我童年的一個角落,尤其是回我媽老家在鄉下的房子裡看起又更有感覺,對黑白郎君、秦假仙、哈麥兩齒也是耳熟能詳,但是沒多久就沒在電視上播映了,為此曾經難過一陣

    卻沒想到在長大後,布袋戲以「霹靂」系列風雲再起,布袋戲迷的 Cosplay 拌裝更是以前那個時代難以想像的事!雖然是這麼說,不過北部迷布袋戲的總還是比中南部少,也許因為這樣,長大的我也少有觀賞布袋戲,怎麼說呢~布袋戲真的太多集,連續劇一向我都只看十集左右就夠了,然後布袋戲類似動漫的編劇手法,說真的,我還不怎麼算是動漫迷,所以就只有緬懷了

    不過精華版的電影《聖石傳說》我倒是去看過就是

    後來我覺得「霹靂」的編劇其實最接近的是港慢的「風雲」,真的是都打不完的,「霹靂風雲」還真妙呢

    我在到達這裡時,有位促銷人員像我搭訕,因為聽出陸腔,順口達應說我今年才去過呢,沒想到還聊了許多,還真沒想過在這個小鄉鎮會遇到的說

    2012_12_27  (042)

    2012_12_27  (048)

    2012_12_27  (050)
    簡述布袋戲歷史

    2012_12_27  (052)

    2012_12_27  (053)
    中國古籍西遊記、三國演義都是戲偶的靈感來源

    2012_12_27  (054)
    怪老子、哈賣兩齒,很久很久不見的老朋友

    2012_12_27  (055)
    這個可能又更早之前了

    2012_12_27  (057)

    2012_12_27  (081)

    2012_12_27  (085)

    2012_12_27  (089)

    2012_12_27  (091)

    2012_12_27  (040)
    (很逗趣的吉祥物,那麼明顯的尾巴,之所以「虎尾」啊)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機車出城郊,前進虎尾西螺

    2012_12_27  (001)

    昨天市區懷古滄桑了一番,回到旅館就直接躺平了,本想睡到八九點再出來晃晃,不過真的太累就放棄了,雖然半夜就醒來,但是那還有地方能去?窩在被窩看YouTube 還比較舒服,看完後又睡個回籠覺,今天的機車行程又要出發了

    很快地找到網路上租機車的地方,總算能夠自在的遊走了

    車子離開斗六市郊,往虎尾方向前進,那是我上次也沒來過的地方。這次因為有平板,GPS 的定位真的是太神奇,真的不用擔心迷路的可能,可以說是這些年來的進化吧!哦!我辦好也不過不到一禮拜的事

    距離上次這樣機車馳騁在田野間,不知不覺也有四年了,這些年我又幹了些什麼呢?想不出來,真是慚愧

    2012_12_27  (004)

    2012_12_27  (005)

    2012_12_27  (009)

    2012_12_27  (014)

    2012_12_27  (010)

    2012_12_27  (013)

    2012_12_27  (022)
    (很快的就看到今天的目的地之一,不過後來還是找了許久)

    2012_12_27  (020)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來去鄉下住一晚,斗六街頭漫步

    2012_12_26  (004)

    很久以前就有過「來去鄉下住一晚」的想法,當時的candidate 有台南跟雲林,我自己覺得後者更接近鄉下,不僅是外來客,連本地遊客在環島的旅程中,通常都是跳過這個縣市,
    正是如此吧,比起台南,當時的我更想要好好看看雲林

    2008 年的摩托車環島旅程中,我也確實地來去鄉下住了好幾晚,不過都只是短暫停留,去年跟年初跑的高雄、台南小旅行,某個層次都是那趟旅行的延伸,而這次有個空檔,距離上次的旅行歸來後已有三個多月了,定期的生理需求呼喚著我,到另一個空間透口氣,於是坐上客運,我就告別北部的陰雨出發了,天氣預報中部的天氣還不錯,或許吧

    也就三個小時多的車程,如同瀋陽到丹東一樣,另一個時空就讓人擺脫日復一日的煩悶,小城緩慢悠閒的步調,三個小時車程以外的那個世界好遠好遠…

    2012_12_26  (036)

    2012_12_26  (037)

    2012_12_26  (038)

    這次下榻的旅館是桂賓,因為上次金城已經住過,所以換一間看看

    2012_12_26  (041)

    2012_12_26  (042)

    不過比較起來,我覺得金城的房間還是比較好耶,而且這次上網還看到有些陸客是住這間的(他們竟然會在雲林停留?!),網路上說可以遇到陸客聊聊還蠻有趣,可惜我這次心意已定,反正也只是找個地方睡覺而已

    2012_12_26  (074)

    距離之前來到這裡已經有四年了,沒想到好多東西都不見了,首先是當時還來到這裡看過電影的雙子星,雖然說戲院阿伯還想要經營下去,不過卡在租約之類的問題,最後還是黯然熄燈,許多老觀眾還來到戲院守夜,這是又一個新天堂戲院的版本故事,戲院的凋零是現在進行式,網路視頻的盛行讓戲院觀眾流失,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逆轉的趨勢….

    2012_12_26  (080)

    2012_12_26  (081)

    2012_12_26  (082)

    所以連站前那間金石堂也不見了,以前小時候來到乃至四年前來到這裡時,驚喜它還在,還買了一本不折扣的書當紀念,可是這次想要來看些書,怕也是沒機會了,原因也跟網路有關係吧,網路購書的選擇真的更多更方便,雖然說我始終認為書店跟戲院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場所,不願意看它們消失在生活中,但….

    至於那間打過網誌文稿的網咖,同樣也是消失了

    2012_12_26  (058)

    晃了一圈懷舊後,找到當時來過的西市登邑肉圓補充一下精力,這間也是後來在網路上看到才知道它的名氣,不過這次再來吃,我覺得好貴哦,雖然說肉圓這種小吃也不是很特別的東西,不過它可能賣的有點貴,也許跟牆上掛滿著許多「敦親睦鄰」的校園贊助有關吧,贊助那麼多將本求利也是應該的,不過我覺得小吃店也不是賺得太多,學生還要跟他們拉贊助…希望真的對業績有幫助啦

    2012_12_26  (064)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平溪線一日小旅行:平溪

    2012_4_25 (177) L-2

    最後一站在平溪,這一站應該也是最熱鬧的一站

    過去我們經由侯孝賢的電影認識到這裡,現在則是九把刀的電影,《那些年》在台狂賣已經讓我跌破眼鏡,在香港也是大賣更是出乎我意料,在這裡多少看到有港客來放天燈,電影的魅力真的是無遠弗屆啊

    而另一部比較沒那麼多人看過的《沈睡的青春》也有在這裡取景說,導演鄭芬芬的另外一部作品《聽說》聽過的人應該就多很多了,這部處女作的文藝氣息和前兩部味道不一樣許多。由於這次比較沒有規劃,老徐鐘錶行以及片中的瀑布大概要下次才有機會一探了

    漫步在平溪街道,偶然看到一位越南女孩跟一位阿嬤聊天,她是媳婦嗎?還是傭人?或者兩者都是,我覺得我應該要留影下來,我想拍的反而是這種「生活」的味道,跟迎合觀光客探奇的口味完全無關,有沒有觀光客來,他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平溪線一日小旅行:十分

    2012_4_25 (001)

    雖然說以前來過這,不過坐火車卻來玩卻沒有過(真的是呆北聳啊),所以這次有空閒就好好來一次吧
    由於沒坐火車來過,還坐錯車坐到基隆去,後來坐回到七堵還八堵(總是傻傻分不清),看到站上告示版指示九點多有班車到平溪線,再三跟站務員確認,總算沒有錯
    不過一日券在瑞芳買就可以了,但是到十分這買也沒關係

    雖然說今天非假日,天氣也不算好(上午大太陽,但是抵達這就陰陰的了),不過來這的人還蠻多的,除了台灣的外地人,也還有港人、日人的觀光客,也許這跟平溪是北台灣距都會區最近也最方便的鄉下風情有關吧,火車坐一下子就能抵達了,實在很方便,一小時多的車程就能從都會區的水泥叢林來到這裡體驗鄉下風情。這裡也是全台唯一沒被便利商店佔領的地方,也因為這樣,平溪的柑仔店都活的頭好壯壯讓城市人能夠好好懷舊過去那個年代,時光凍結在這個一小時多車程的此地

    2012_4_25 (010)

    2012_4_25 (022)

    2012_4_25 (033)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


  • 台南鐵腿小吃之旅 Day2:延平郡王祠 & 五妃廟

    2012_1_13   (076)

    延平郡王祠是上回環島之旅沒來到的,這次待在台南比較久的時間就來看看,還沒到門口遠遠就能看到延平王的座像了。
    國姓爺固守海島一隅,以一介孤臣孽子之心對抗異族政權更進而反攻北伐,可惜功虧一簣,雖然說功敗垂成,不過有幾人能夠有這樣的毅力決心?多少人,包括他老爸,老早就因為情勢不對投降清廷了,反攻扶明是多麼不可為,他還毅然為之,也許是如此,後來也一樣敗走台灣的後人才心生移情吧

    這座祠是清朝時建立的,由駐台大員奏請清廷建造(漢人跑去作滿人的官又哪來夷夏之防),國姓爺雖然生前強烈反抗異族政權,不過在百年後,恩怨隨風而逝,滿族人雖然以異族之身主宰中原,仍然能夠尊重漢人的價值,又或者說,勝利者真的不需要斤斤計較了

    2012_1_13   (081)
    ▲ 進去後卻發現到怎麼這道牌坊不怎麼有古味,它就硬生生的立在那,像是中國水墨畫上後人蓋上的,那種很突兀的鑑賞章

    2012_1_13   (082)
    ▲ 原來國民黨大員不忘在這裡以古慰今訓勵自己


  • 台南鐵腿小吃之旅 Day 1-3:花園夜市

    2012_1_12   (099)

    花園夜市在上次的環島行沒有來參觀,因為沒開嘛(在南部夜市不是天天有的)

    雖然說距離市區有段距離,不過花園夜市還是吸引了許多外來的觀光客來遊歷,包括我在內,我還看到香港團、中國團的遊客,很想對問說港客對於那些年成為開埠票房冠軍的想法,而會來台的陸客消費能力果然高人一等,拿起時髦的 iPad 錄下攤商的工作模樣,所幸這裡好像沒有太多在此工作的陸配,否則像士林市場,那麼對他們來說還算是出國嗎?不對啊,對他們來說,來台灣根本就不能說出「國」不是嗎?

    這裡的工作人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好多年輕咩咩哦,小小年紀就在夜市人生了,可能這也反應了畢竟在南部的工作機會不是那麼多,不過撇開這個不提,裡面可以言正的咩咩還蠻多的,可惜我始終因為臉皮薄的緣故,就沒圖沒真相囉

    這個地方就會有機到用時方恨少的心情,微光環境的可用高 ISO 是不常用到,但是如果需要的話,機身就很重要

    2012_1_12   (100)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