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Archives Me
  • 鄉下人的深夜奇遇記

    2014_2_2  (1)

    昨晚鄉下人因為去看電影,第一次坐到信義線

    結果看電影看到尾班車都走了,萬念俱灰下,只好想說走遠一點在叫計程車可能會省一點,但是走到大安森林公園時才看到兩個疑似日本女生在學騎 Ubike?

    這給了我啟示,我可以騎回家啊,我身上還有悠遊卡,很快平板註冊之後,Yes!我能騎回家了

    我後來才聽到她們講話是韓國人,我在想我該跟她們說感謝的,讓她們遊記有件事寫(如果她們會寫的話),有出門經驗應該都知道這很窩心,就跟我在泰國遇到了許多友善幫過我,我不會忘掉的人

    對我來說,這是個奇遇啊,沒想到我第一次搞這玩意會是這種情形;然後我真該跟她們聊一下啊,跑到台灣玩只是因為騎腳踏車就救了一個當地人(哦哦~她們還比我早碰腳踏車),而這個在地人也有去過朝鮮半島的照片可以秀出來,也真的有打算今年再去一趟……這個在地人不是泛泛之輩還剛好理解韓國比平均值高,應該有很多東西能聊的吧….

    我在幹什麼呢?好像那次沒能留下朝鮮女學生倩影的悔恨啊,我有點擔心嚇到她們吧,可是回頭想我還沒這麼可怕吧

    最後重點是,她們真的蠻可愛


  • Deuter Aircontact 45+10

    辛辛苦苦跑到登山友,由於店員努力服務另位客人詳細介紹產品,在等了許久後,想說回家再多看點東西吧,結果竟然很快地就下訂了在店裡看到的這款。沒有試背過,也不知道合不合適?更重要的是,要在我出發前到貨啊

    廠家說大概週四或週五寄來,但是今天就寄到了

    PTT Outdoorgear 版上有很多人問過旅行背包問題,只是好像參考有限耶

    本來店面久候讓人很鬱卒,不過線上刷卡可以分期三期,even better ?!


  • 好萌的台南蘋果

    2013_10_31  (809)

    台南的蘋果…好萌 ≧◇≦

    C 社人像第二彈來到好久沒來到的士林官邸,才發現到這裡有非常非常多的陸客,幾乎可以說是佔領了這裡,好奇想要問他們的家鄉話,中國話真的很不可思議啊

    很意外的是,陸客到哪嗓門都那麼大的特徵這天並沒看到,也許旅遊法通過真見效了?!

    這個可愛的咩咩是第一次來到這,還很好奇這是哪,怎麼這麼多陸客會來?差點反應不過來說,簡單講就是這裡是以前蔣介石夫婦住的地方,然後他們對我們的「黨國史蹟」有些興趣

    今天也恰巧是「蔣公誕辰紀念日」,回來才想起的


  • 台大校園拍台大女生

    2013_10_10  (066)

    拍過最高學歷的女生,台大政治系高材生
    昨天天氣陰陰的,讓人有點擔心今天的天空,不過今天還真的如預報中的好天氣,真是太剛好了
    很可惜沒有跟這個鄰家女孩氣質的女生聊一下,像是對十隻魚大教授的看法,呵呵

    Canon 的人像真不錯,不過好像也只有我拿 C 社說


  • 那跟我對熱愛這兩個字的理解完全不同

    今天赫然發現,這個星期要開學了。每個學期,我總是很跩地拒絕學校加開課程,以及學生加簽的要求。每個學期,我也總是狠心地當掉一些學生,不管他們是否只差這一門課的成績就可以順利畢業。

    小時候,我在爸爸的指引下,開始看了《桂河大橋》、《魂斷藍橋》和《亂世佳人》等美國電影,從此,便愛上在戲院裡烏漆嘛黑的時光。家裡附近有一間二輪戲院,常常買了票在裡面看得渾然忘我,得要爸爸去戲院裏面把我揪回家吃晚餐。

    大學的時候,加入了文藝社。在一大票學長姊的帶領下,開始看起《綠光》和《去聽美人魚唱歌》等歐洲藝術電影。我又看得如癡如醉。放暑假回家,我用一個月1000元不限支數的錄影帶會員條件,把家裡附近的錄影帶店從右上角的片子租到左下角,看到喜歡的導演和演員,便一支又一支地把他們的作品翻找了出來,一天總可以看個6-7部左右。

    大四的時候,學校有了電影課程,跑去旁聽,一堂課也沒翹過。那時候,遠流電影館出的電影書,幾乎都買了讀了,孰悉到可以在旁聽電影課的時候,指出授課老師的偏廢之處。畢業的時候,學弟妹問我要什麼禮物,指定要了一本原裝進口的The Brief History of Cinema,。因為太貴,怕他們買不起,還自己出一半的錢,就怕他們送其他禮物。

    留在學校當助教的時候,決定出國唸電影。寒暑假不用上班的下午,每天跑去電影資料館報到,決心按照電影發展史的歷程,把找得到的片子都看上一看。20年代的蘇聯蒙太奇、德國表現主義、30年代的古典好萊塢、40年代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50年代的日本新電影、6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和大陸第五代,無一缺漏。那時候,午晚餐幾乎都在電資館樓下的超商解決。值班的櫃台阿姨叫得出我的名字,偶爾不忍我的久候,便讓我用單獨的研究室看片,我受寵若驚。

    申請學校的時候,利用學校的光碟系統,找出了全美國16間和全英國4間設有電影相關科系的學校,全部申請。再爛的學校都沒關係,有電影唸就好。放棄了其他申請到的學校,以及一間提供獎學金的學校,跑去唸了我其實是負擔不起的南加大,只因為它的電影相關課程實在是太讓人心嚮往之了。

    就這樣。在人生學習的黃金時間,我投注了全部的心力和時間,接近電影。

    所以,如果你熱愛電影,請你,最起碼,上課的時候,不要遲到,不要缺席,不要不記得期中和期末報告的要求。那跟我對熱愛這兩個字的理解完全不同。

    寫給我的學生。

    quote from 李亞梅

     

    被「那跟我對熱愛這兩個字的理解完全不同」這句話給震到了

    有時候因為找旅遊資料會在網路上晃,但是我很少看到圖文並茂的遊記的,很奇怪,不是說圖要拍的多好多好,而至少能夠達到「清晰」這個紀實需求,卻很少人辦的到;另外在文字方面,感覺到很少人有在念書的,那麼大老遠跑去那,有什麼意思?

    很難把這樣的遊記視為「熱愛」旅遊的人寫出來的,儘管他們是這樣自稱的

    對了,關於這篇原本是寫電影的,曾經我也以為我熱愛電影,但是後來我發覺到自己根本還不到一個層次,我真不敢以自言「熱愛」來褻瀆真正樂之者,畢竟有的人的意志力實在太令人讚嘆了(如以上這位李老師),而這是許多人做不到、沒有的,他們通常只出一張嘴、過著無義的人生也不在乎

    甚至我也不敢說我是「熱愛」旅遊的,畢竟還是有許多標準沒做到,只是有次看到有影像學習背景拍出來的照片感到難以置信,怎麼能夠動筆去批評電影創作者的美學風格呢?

    「那跟我對熱愛這兩個字的理解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