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的地方,賣萌總是王道
雖然 YouTube 上有英文說是 Arabic,不過我還是認為應該是伊朗人拍的,阿拉伯相對保守的風格實在是很難想像會有這樣的影音作品,伊朗和阿拉伯非常的不一樣,但是一般人哪知道呢?包括之前的我,看到都信伊斯蘭、文字差不多就兜在一起了
真相之後再好好考證吧,現在有萌就夠了
不管怎樣的地方,賣萌總是王道
雖然 YouTube 上有英文說是 Arabic,不過我還是認為應該是伊朗人拍的,阿拉伯相對保守的風格實在是很難想像會有這樣的影音作品,伊朗和阿拉伯非常的不一樣,但是一般人哪知道呢?包括之前的我,看到都信伊斯蘭、文字差不多就兜在一起了
真相之後再好好考證吧,現在有萌就夠了
巴基斯坦,台灣人相當陌生的國度,關於這個國度的遊記,幾乎沒有看到有人在網路上發表過(多的是錦上添花的地方),當然因為「中兄巴弟」的關係,我們台灣人能不能拿到簽證還是個問題,沒想到竟然有台灣女性嫁入巴國當起了巴國媳婦,這本結集了嫁入巴國見證的小故事,它不是一本遊記、旅遊資訊的書籍,但是這樣的書,會讓我們對這個陌生國度更認識一點。
前蘇聯瓦解後,中亞一下子出現許多國家,這些名字一定有個「斯坦」的斯坦共和國,自然世人眼中印象很是陌生,在學校時的地理課本如果有提到的話,就是這裡曾是帝俄時擴張的領土,以及前蘇聯當局為了棉花出口,強行在此區域種植,不顧環境生態的結果讓現在的鹹海日漸萎縮,然後氣候也因此異常。
也是到了最近,我才對這個區域比較了解,這些「斯坦共和國」就是中國史書提到的突厥,然後大多數都是穆斯林,他們和中國境內的維吾爾族有親戚關係,這塊地方廣義的說就是「突厥斯坦」。我看過外國人寫到「新疆」這個地方,用的就是「中屬土耳其斯坦」的字眼,而中亞五國如果沒有獨立的話,也許就是「俄屬土耳其斯坦」吧,如此可以比較不同文化混血的樣貌,如果我有機會去的話
本書大概也是台灣人前幾本關於中亞的遊記吧,很稀奇也很有趣,台灣旅遊書市大宗還是日本或歐洲的地方,尤見本書之難得!作者此行前往烏茲別克以及吉爾吉斯兩個國家,前者還留有前共產國家的官僚味,而警察國家的遺風也沒有消散;後者則比較自由,可以感受到遊牧民族的風味,兩地都有著傳統遊牧民族的好客之風
緬甸的改革或說改變從翁山蘇姬宣布出訪走向一幕幕的高潮,在16 日親自領取遲了諾貝爾和平獎達到最高潮!!!至少她並沒有怕因此無法回國,緬甸的改變也許是玩真的吧,當然翁山的獲釋可能也是神話面貌開始剝落的開始
翁山的受獎,也讓中國顯得尷尬,劉曉波親自領獎會是幾年後的事呢?G+ 上還蠻多中國朋友討論到,中國人不只是只會賺錢啊
這本書很特別的是,異於一般常見的盎格魯觀點,它是由歐洲人書寫的,代表歐洲的觀點,又或者說法國觀點(作者為法國人),書中的前言就提到了兩位法國的老前輩,一位是社科人都該聽過的托克維爾,在完成不朽之作《民主在美國》後,他想要再探究的是,但是因為公務繁重以及稍後病逝,否則現在可能又有一本《民主在印度》的扛鼎之作;另外一位則是大文豪 Romain Roland ,原來西方對於神祕東方的智慧,最早可能來自羅蘭對印度的謳歌:「我認為我生命裡的任務是要為歐洲帶來他們現在還不知道的,來自印度的重大信息。」、「對我來說,人類最偉大的理想事業是歐洲思想與亞洲思想彼此的靠近,而印度的偉大靈魂將會撼動這個世界。」
簡而言之,一位探究的是印度的社會:另一位是印度的靈魂。作者試圖做的事就是完成這兩位前輩未竟之願吧
因為民族大義的原因,蒙古人在中國的統治,歷史教科書上描述的非常的簡略,這樣的情形不只在台灣(中國應該也是吧),在俄國也是如此,蒙古在後者更統治了兩百多年之久,這種末齒之痛,俄國不願提起也是
看完這本總算有些認識,沒在教科書詳述也許是件好事呢,因為蒙古人的名字真的不太好念,更何況記下來了
本書圖文並茂非常豐富,雖然說有些感覺好像沒有很相關,不過也是目前看到最多資料的一本了。我大致注意到一些地方:
原文出自綠綠42「要學韓國可不可以不要慢半拍」
台韓之間不知怎的,要怎麼形容呢?就說「特殊國與國的關係」好了
網路上鄉民的反韓聲音很大,總是韓狗韓狗的在叫,可是當跑去電腦賣場時,LCD 螢幕又幾乎清一色的播放韓國的流行舞曲(以前是日本),電視上也不乏韓劇的播出。這真的很「特殊」
嫌韓族指出韓國人對台灣不友善,而台韓在科技業是競爭關係的,幫助敵人便是消滅自己,這樣的情緒在韓國宣布進入所謂「20-50」先進國家時,許多台灣人的感情被傷害到了
不知怎的,我對韓國的情結倒是很中性,台韓當初的斷交,說實話,韓國非常的不禮貌也不友善,但是當時年紀小,也沒什麼印象了,至於體育賽事時韓國所使用的「主場優勢」,受害者不僅台灣,韓國人的愛國心太過強大,不擇手段想要將獎牌留在國內,讓許多吃過暗虧的對手幹在心裡,最經典的就是 2002 的世足賽了,歐洲球隊一連串落馬的不甘情願
但也是這樣的愛國心讓韓國能夠在經歷外侮欺凌的歷史後,今日站立在國際舞台上吧,這一點我無法不肯定,這點要比比許多嘴炮一族強多了,從中國流傳過來編造的網路「新聞」,台灣人也不查照單全收,魯迅批判的精神勝利法到今天還是一個樣啊(那就是說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一種)
不過綠綠42這篇從經濟財政的角度提供了一個反思的視角:不看還不知道,原來韓國的強大形象是那麼脆弱啊
空客320降落在桃园机场。飞机的降落把我震醒。手机里正好播放到张艾嘉的《戏雪》,这算是一首生僻的歌,陈升写下这样的词–"1948年,我离开我最爱的人,当火车开动的时候,北方正飘着苍茫的雪,如果我知道,这一别就是四十余年,岁月若能从头,我很想说,我不走。"
对于台湾,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电影里。后来魏德胜和九把刀又加工了一下。我喜欢的作家,梁实秋,林语堂,胡适也都去了台湾,而且他们都和鲁迅吵过架。当大陆穷的时候,台湾有钱,后来大陆有钱了–确切的说,是政府和小部分人有钱了,台湾又有了⋯⋯
战火把同一个民族的人分隔在了海峡的两岸,那些具体到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已经被时间慢慢抹平。台北的街道的确像优客李林唱的那样,像迷宫一样展开在我的眼前。但是对于异乡人,每个陌生的城市都是迷宫。在酒店住下,诚品书店就在旁边。朋友的眼镜架坏了,于是晚上先陪着朋友去配眼镜。我们坐计程车来到了台大附近,进了一家眼镜店。没有声音酥麻的台妹,老板亲自上阵。朋友看中了一副镜框,但要几天以后才能取。朋友说,那算了,我在台湾只留三天,我要明天就能取的,只能去别的地方看看。这时候,让我诧异的一幕出现了,老板居然从柜台里摸索出了一对隐形眼镜,塞在我朋友手里,说,实在不好意思,没能帮上你的忙,这个送你,先用这个应急吧。连我这般总是把人往好里想的人第一反应也是–我靠,哪有这种好事,这里面是有什么猫腻吧?咱还能走出这家店的店门么?
我们平安的走出了这家眼镜店,换去了隔壁一家。那家眼镜店承诺第二天就可以把眼镜做好,然后那家店的老板用朋友残留下的镜片临时找了一个镜框凑合装了起来,告诉朋友,这个可以晚上用。这两家只是非常普通的路边眼镜店,还是自己随机找的,要不真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组织方安排的,目的为了让大家增加对台湾的好感。
台湾的街道上有不少的小游行和抗议横幅,这一切对于大部分大陆游客来说都太新鲜了,于是很多游客守着电视机看晚上的政论节目。我妈妈去年从台湾旅游回来,就说那里太好玩了,领导人可以在电视里随便骂,比快乐大本营还要欢乐。相比之下,台湾人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但给我留下了比马英九先生更深印象的是王鸿松先生–他不是明星政客,也不是文人墨客。他是一个计程车司机。一天早上,我从酒店下楼,打了他的车去阳明山。到了目的地我发现把手机拉在出租车上。我没有记下车牌号。朋友们忙着帮我联系出租车公司,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些讯息,我也打给酒店,想让他们查看一下监控录像,确认车牌号。一会儿,我接到了酒店的电话,我问他们,是查到车号了么?他们说,监控录像里讯息太多,还没有查到,但是刚才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开回酒店,把一个手机交给了前台,说是一位从你们这里上车的先生遗落在车里的。。。。。。
「烏巴」 (Ubar / Iram ) 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在看本書前我毫無頭緒,原來在伊斯蘭信徒裡,「烏巴」是絕不陌生的地方,簡而言之, 烏巴是個罪惡之城,《可蘭經》中先知每每以烏巴因為太過狂妄,遭致到神的毀滅來告誡信眾要信神,臣服神的無邊力量裡。烏巴就猶如《聖經》中的所多瑪城與蛾摩拉,同樣都是罪惡之城,只是我們對於阿拉伯世界或說是伊斯蘭世界都陌生的多。
雖然文化有隔閡,不過這本書還是讓人看的津津有味,作者 Nicholas Clapp 猶如一名偵探,契而不捨的追尋真相,一路看下來真的是又精采又令人感佩,在追尋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個人無法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作者仍然不放棄,硬著頭皮打電話給 NASA 的科學家 、阿拉伯學者等,如果沒有這些人提供的幫助,烏巴不會被挖掘出來,只要當你想要好好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你。
五年前,當我寫到「親愛的領袖」你要還在啊~ 沒想到親愛的領袖不等我,早在去年2011時就駕鶴西歸了,由他的兒子提前繼任,由於三世擔任儲君的並不長,權力基礎不穩定,這樣的地方更該趕緊把握住機會才對!
當時也寫到
五年後的「偉大的領袖」一百歲冥誕,那個時候的慶祝應該是更盛大吧,而那時我已兵強馬壯(?),無他慮別事的前進了
很可惜,我還是一無長進,真的有這個機會嗎?到現在我還是不敢打包票
真的好快啊~一下子就五年過去,包括將軍的辭世,世事真的是一直都在變化,然而將軍的辭世,臣民一路哭送猶如他老爸走掉時,這個地方也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啊
自小時候起,對這個國家開始的印象是,它怎麼總是在閱兵啊,「閱兵」已經成為一個關連的畫面,這次當然更不例外,今天還是國父生日耶!以前總覺得,為啥他們要養支這麼大的軍隊,當然跟抵禦外侮有關(最原始的功能),也跟槍桿子出政權是硬道理有關吧,金氏家族還不想上斷頭台想爽爽過啊,又或許軍隊是這個貧窮又古怪的國家所能提供的少數的「就業」機會吧。今日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漸次瓦解,緬甸、柬埔寨等國都躍躍欲試想要卡位,朝鮮當然也有這樣的條件,它的人力可能又更便宜,只是誰會給它這樣的機會呢?哦~不!或者老大哥中國會也不一定!
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就算不能真的很特別,也該做些事表示一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