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後感受了一下節慶的氣氛,稍晚要去觀看清邁水燈節開幕式「燃燭儀式」
記得去年(2022)水燈節在曼谷的公園裡,體驗了很日常的水燈節氣氛,可能不是什麼大場面,但是泰國人在日常中過節就是那樣的;雖說如此,但是也是有那麼一點稀奇,那兩座公園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人湧入
來到清邁後,這裡更是盛大舉行,清邁水燈節有著一連串的活動流程,首先就是在三王紀念碑前廣場舉行的燃燭儀式,古時蘭那人燃燭主要是表示感謝
抵達後感受了一下節慶的氣氛,稍晚要去觀看清邁水燈節開幕式「燃燭儀式」
記得去年(2022)水燈節在曼谷的公園裡,體驗了很日常的水燈節氣氛,可能不是什麼大場面,但是泰國人在日常中過節就是那樣的;雖說如此,但是也是有那麼一點稀奇,那兩座公園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人湧入
來到清邁後,這裡更是盛大舉行,清邁水燈節有著一連串的活動流程,首先就是在三王紀念碑前廣場舉行的燃燭儀式,古時蘭那人燃燭主要是表示感謝
在曼谷好好休息了一下,不知不覺就超過在素林的四天了,回到嘈雜的曼谷,這幾天唯一比較有記憶的事是,沒多久就在市區看到《ธี่หยด 鬼聲泣》中表演精采的年輕演員 Mim 了;以及又遇到了 Bow !!!都說待在曼谷不知道要幹嘛,如果有什麼明星活動就去看熱鬧
但是一樣要再出發,完成了「素林大象節」的新體驗,另一個新體驗是「清邁水燈節」,一樣都是這趟旅程前還沒身歷過
在 Mochit 遭遇到不知道何時才發車的經過,我從上車坐在位置上搞不好有一小時以上吧,車子才願意開動。這就是泰國
又再來到清邁,選擇住在五年前來到的地方,近古城中心卻又有很廉宜的單人房
這五年間,我的資產又長大了一點,但是還是一樣的消費
曾經我在附近的文具行買到一隻 Piglet 擺在這裡拍照,去年我再經過那間店時,櫥窗當然是看不到我當時發現的那隻,這就是旅行的偶遇與驚喜
此外後來我有點覺得還真剛好,因為我可能中了 COVID 或者不知道什麼,如果不是單人房還真會影響到其他人
在歸還機車後,今天是最終曲,也是壓軸的素林大象節
我慶幸計畫在最後一天,否則最後一天去到空空蕩蕩的大象園區,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雖然似乎沒有看到誰來過的紀錄,但是不用怕,現場的鄉親很熱情會幫你帶路,馬上就到座席
不來也不知道,素林大象節的款待,進場還會送你一袋紀念品,裡頭有些小點心讓你觀賞時可以充飢,而最具特色就是素林土產「ข้าวหอมมะลิ」茉莉香米了,泰國知名的米種「茉莉香米」主要的產地就有素林,鄰府的武里南府和四色菊府都是重要的產地,在旅程結束回到家後,我會在享用素林的味道
這天又要出門遠征,出發前先在車站附近的角落探探,空蕩蕩冷清清的街景,素林就是那麼靜寂
這裡好像是一間已經關閉的舊戲院,如果不是初來乍到時看到巷口街口有指示,也不會知道;在四五十年前可能有些故事,但是我只能匆匆一瞥,未來可能會遇到誰告訴我那些曾經有過的故事?
接著就越過鐵路一路向北往目標前進
第一天來到素林先去找租摩托車的地方,雖然說大部分的人士可能就是因為大象節而來,也不會去哪裡了,但是我就是想要走看看,畢竟難得都來一趟
只是昨天的任務失敗了,G maps 上標明有租機車服務的,第一家跟你說沒有耶;第二間在 fuckbook 有看到,我還看到有老外很可愛地問普吉什麼的,他們以為是素林群島(Koh Surin),店家只能回應:我們是依閃的素林,素林還真是很少人知道呢
但是回到飯店後就在 G maps 看到第三家,上面還有日本人的評論,我想沒有錯的,應該是有在營業的機車出租店;素林還真不像清邁、普吉戰國時代到處都有機車出租,如果找不到店,難道我要包車?包嘟嘟車?
總之就是去問看看吧
在旅館的陽台(也是在泰國的初體驗,這個高樓層的陽台)時就能看到遠方顯目的素林城市之柱(還是要感謝工作人員的安排)
沒多久我就放好行李,向這裡邁進,蒐集泰國各府的城市之柱是我多年前的突發奇想,我對一位在青旅遇到的泰國朋友說到這個構想時,他也感到「哇」~這種浪漫還真只有泰國人可以懂,大部分台灣遊客通常不會去這個地方,去過曼谷的、清邁的就很不錯了
素林的城市之柱在行前網路上看到就印象深刻,這是一定要收集的對象啊
สุรินทร์ (Surin)有什麼?這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第一次聽到南伊閃的素林府,還有一個印象是,好像在哪裡就聽過了?原來是在普吉經過 Surin Circle Clock Tower 過,而普吉還有一個以 Surin 為名的海灘,則是之後才知道的
Surin 有什麼?其實還是有一個知名的觀光活動,Surin Elephant Festival 素林大象節
我在蒐集情報的時候,發現到漢文媒體時有報導,但是呢~還沒看過有人貼出來的遊記。只是因為沒去過,這樣的理由就夠了,上次也因為還未有過的泰國經驗,去到了大山音樂節
那麼就去吧
出發前半年竟然看到有人詢問相關情報,好像是提醒我一定要來?!
這次旅程的起點選擇以水牛橋附近出發,住的地方也是去年住過的 Pillow & Bread
去年從清邁泰北回到曼谷在這裡休整,讓我發現到這裡,沒想到曼谷還是有單人房跟青旅的床位差不多價錢。住久床位房還是需要單人房安頓一下自己
這次我就選擇這裡出發,另一個更要緊的理由也是跟後面的旅程計畫有關
我不太記得上次在水牛橋周邊的記憶,可能我也沒住幾天就進市區了,比較記得就是附近有一個 Big C ,我在這裡看到便宜賣的帳篷,後來去大山就帶著過,船到橋頭自然直
像這家店就是上次沒去過的,好像是超大碗海南雞飯?回去後來看到上了新聞,似乎我也該進來看看
上一次的旅程最後才去 The One Ratchada 看看,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份思古心情吧,來過泰國多次,對於曼谷的夜市 aka 吃吃喝喝的地方,感覺都是麻木了
我必須趁我的感覺還沒麻痺之前,先去看一看,否則之後從外府回到曼谷會懶得再動懶得再去哪裡
拉拋商圈,也算是我第一次來到,在 Mochit 站就是 BTS 最北站的時期,這裡不知道是什麼樣貌?可能是因為地鐵線的延伸,帶動了這塊地區的發展
泰國說起來跟我十年前比起來,很多硬體都是有在進步的,雖然說很多泰國人還是討厭巴育,也讓他下台了,他的政黨得票率席次實在難看。但是這些硬體建設也多半就落在他上台的時期。
我想外國人對於台灣也是一樣看法吧,台灣人認為天天在爭吵,但是從外國人第三者的眼光,台灣一直都在進步的
台灣這幾年的稅收都是創高的,整體企業盈餘也是
雖然知道有活動,但是不知道舞台在第幾樓?而且告示也沒寫明,只好逛樓層,也許我會有看到的時候?
終於我走到頂樓,遠遠看到一些人已經在等待,原來啊
我終於到了,可能是以前的經驗,我想說是在某一層說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我想我還不知道為什麼我要來到 T21 Rama 3 這裡?曼谷的商場也夠多了,去到最後都不想去了
看到鼓身上面的名字就知道主角是 ….
我也跟著有樣學樣先卡位,不過沒多久就懶得走,直接坐著等就好,現在由於有智慧手機的發明,等待比較不難熬,就是多看文多回文,時間一下子就過去
終於出現主持人宣布可以移動了,所有人起身向前衝,我大概是第三排的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