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Archives Life’s a Journey
  • 送給泰國人什麼樣的台灣伴手禮好呢?

    《送給泰國人什麼樣的台灣伴手禮好呢?》(轉貼請註明出處:目的達泰語教室)Photo cr. to flymetotaiwan很多同學常會問到:「到底台灣有什麼伴手禮適合送泰國朋友呢?我的鳳梨酥送膩了啊~」由於我們所有的泰國老師都是走跳…
    目的達泰語教室 Mudita Thai Center 貼上了 2016年3月15日


  • Sunrise @ Bagan

    2015_12_17 (01)L

    好像來到蒲干不看日出等同於沒來過蒲干?這是觀光客的定番、一定要盡的義務了

    昨天跟對面的 Green Apple 敲好租車,他的回答是你要那麼早出發,我就來開店啊,所以一大早就起來了,今天要拂曉出擊看日出!沒有夜生活的緬甸,飯店大約十點多就關門了(估計有也會因為很冷而沒人想出來),所以我還得要翻牆出去,好像以前學生時代啊

    可是沒看到人影啊,過了一會後,老闆守信地來了,蒲干的早上確實有點冷,要爬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啊

    坐上車發動,出發!

    2015_12_17 (02)L

    但是一路上並不孤單,許多遊客也抱著同樣的想法騎著安靜的電動車出發,在這個又暗又冷的早上,我和這群甚至沒說上話的人,有著無可言喻的革命情感

    在天色還沒亮的時分,一一經過了過往去過的佛塔,這也算是一種回顧嗎?佛塔看了那麼多天,然而我從來沒有看過它們在夜裡寧靜的樣子,夜裡的樣貌。在電力不是那麼充沛的緬甸,只有佛塔維持著光亮,我有著不知道哪裡的即視感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追尋蒲甘萬千佛塔(3)暴君塔

    2015_12_16 (007)L

    2015_12_16 (012)L

    2015_12_16 (066)L

    穿梭佛塔之中,觀光景區總難免有些紀念品,這個「金孔雀」我曾經看過,所以我就帶了一隻在華新街也看過的小小金孔雀(1000K)回去,順道買水解渴

    我後來才知道其實它不是「金孔雀」,我以為在華新街看到金孔雀這樣的店名是因為店內放了兩隻一樣的雕像擺飾所致,但是後來在仰光住宿的華裔先生告訴我是「貓頭鷹」。孔雀的確是緬甸的國鳥,大概等同大象在泰國的地位,可能更高,孔雀曾經是國徽、執政的 NLD 黨旗也是孔雀

    還會說福建話的華裔先生的解釋是:貓頭鷹在緬甸代表吉祥,因為牠會吃田裡的害蟲,所以在這個農業很重要的國家中備受歡迎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追尋蒲甘萬千佛塔(2)Mahabodhi Paya、Bupaya Pagoda

    2015_12_15  (01)L

    May Kha Lar Guest House 其實住起來也算不錯,早上這樣悠哉吃著早餐,啊~才想起自己以前不太在旅館吃早餐的,這樣的經驗很稀有。不過昨天不死心問到 Pan Cherry 後面兩天有房間,儘管只有 USD 5 的差價,身為摳省一族還是會搬過去,但是這裡真的不錯啦,還是值得推薦

    2015_12_15  (04)L

    不過出門遇到 E-bike 消失驚魂記,找了老半天,似乎就是店家騎回去了,原來昨天我聽到的他講的 tomorrow 其實是 today ,確實如果是 tomorrow 那是便宜地不合理了,總之平安落幕。但是我對隔壁的雜貨店兼營租車工作,未能光顧感到抱歉,我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們笑容親切,所以應該……

    接著就轉移陣地到 Pan Cherry ,後兩天要在這裡待下,今天比較沒有陽光,所以騎單車應該就夠了。Pan Cherry 斜對面就可以租單車(1500K),這間店是有籃子的,這點很重要,行捆才有地方可以放,不知道為什麼其他店大多沒車籃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順著伊洛瓦底江到蒲干

    2015_12_13  (003)L

    在曼德勒的奔波,有辛苦的時刻也有溫馨地令人難忘的時刻,昨天午後發生的奇蹟將永遠銘誌我心,我怎麼能夠說它的壞話呢。離開曼德勒的句點太過於完美,但這不是電影劇本

    今天的任務就是在船上休息發呆一整天,曼德勒跑了這幾天也是累了,旅行中的休息日也是很重要的

    早早起來後發現到無法出門,我在仰光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緬甸是個很早眠的國家,如此農業社會的作息,所以旅舍也都有門禁時間,跟外面其他國家不太一樣,旅舍到了一個時間就會鎖門了,由於幾乎沒有夜生活,所以旅客大概也不會想要出門

    不多久後,Dreamland 的姊妹(之所以採此詞出於無法分辨誰是姐姐誰是妹妹)起床開門,她們說起來也是辛苦呢,每天都要在這麼冷的時間就起床迎接到來的旅客。在這裡住得很舒服,推薦給大家,不要來到緬甸都跳過曼德勒啦

    2015_12_13  (009)

    旅舍旁小小的「TAXI」字樣,也真有排班摩的在天尚未明就等候了,跟姊妹告別後,一下子就到渡頭了,很可惜我沒有錄下隻字片語,渡頭的彼岸不知道是舉行佛事或是什麼,遠遠的對岸傳來緬甸的音樂,這個獨特的清晨也是永生難忘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必見!曼德勒木偶戲 Mandalay Marionettes

    2015_12_12 (146)

    旅行前就聽過曼德勒的木偶戲相當知名,過往在王朝時代,曼德勒是木偶戲之鄉,可是這幾天也累了,我是抱著隨緣心情的,畢竟看的這些東西最後都習慣沒有新奇感了

    騎著單車從旅舍出發,一路上只有微弱的燈光,能否抵達是個問號?如果到得了就去吧,到不了就隨緣吧

    結果我還是在演出前幾分鐘抵達了,如網路上看過的,「Mandalay Marionettes」處在一個很不顯眼的地方,很難想像這裡有個劇團享譽國際、時常巡迴演出。但就是這個小小劇團讓我的瓦城之行劃下完美的句點

    2015_12_12 (162)L

    木偶戲演出前先展演的是緬甸的音樂跟舞蹈,首先是緬甸的豎琴,船型的琴身造型獨特,總共有十六根,鼓面是鹿皮製造的。可惜來此前我還是沒有看過日本的電影《緬甸的豎琴》,這是極其少數以緬甸為舞台的外國電影,大師市川崑以這部電影檢討反思軍國主義的過往

    由於手上的機子不好錄影,可能也不會有多好的質素,緬甸豎琴的音色是如影片這樣的

    2015_12_12 (170)L

    至於舞蹈也是別開生面,緬甸的舞蹈跳起來大概是影片這個樣子,抬腳的舞步是我沒在其他舞蹈上看過的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曼德勒城北記行,人生初上報

    2015_12_12 (008)L

    這天一早本來要去明宮,真的是最後一刻救援的到達,但是船家卻對我說沒船了,要到 26th(似乎我記錯了),走到那裡也是累,那就算了吧。沒去也不會怎樣,這幾天看得也夠多了

    所以就坐在江邊,一邊吹著涼風一邊滑著手機,突然出現一位和尚攀談,講了一下話後他講出關鍵字 DONATION,我想這幾天我的耐心都用完了,你打擾到我還要我捐錢給你?在第三世界旅行總是㑹經歷這個過程吧,首先你認為他們真的很窮很可憐,後來在不斷地被推銷後或直接乞討,你的內心開始麻木,最後是厭煩。於是我趕快跑掉,你要捐獻跟信佛的緬甸人要比較對。如果我沒走掉,我想我會把我在路上的嘟噥呐喊出來:nothing to do with me ,I don’t believe in Buddhism 、I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monk 、I don’t even care whether you live or death !

    不過我就是飄走而已,牽著單車就要離開,可是怎麼開鎖卻忘了,就牽到一旁好好研究吧,結果一群在踢足球的緬甸人當中,一位緬甸帥哥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臨別前我買了瓶飲料致謝,人間也是有溫情的,沖淡了剛剛的不快感,總是在對人間感到煩悶厭倦時,適時會出現天使救救我,將這種糟糕的情緒拂去

    2015_12_12 (028)L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稻田之中的失落之城:茵瓦古城 Inwa

    2015_12_11  (003)L

    經過昨天的折騰後,今天還要繼續往昨天沒到的茵瓦古城前進嗎?很有可能又要在晚間的緬甸路上駕車,真是不想再有這樣的經驗了,實在有夠危險,我都覺得我的命是撿回來的。可是不去的話,還有什麼地方好去呢?

    2015_12_11  (004)L

    最後還是跟 Dreamland GH 租了機車拼了,前往茵瓦前,想說時間還夠就晃一下市區,我還是對這個城市有著說不上的感覺,它很特別,跟我到過的城市都不一樣:好像是城市又不那麼繁榮,又說不上是鄉村,可是昨天到了城南才十多公里的地方,卻是不折不扣的鄉村景觀,更像是穿越時光,才不過不到半小時的路程而已呢

    2015_12_11  (007)L

    2015_12_11  (009)L

    晃著晃著經過了一家儂特利,基於借廁所的動機,我順道進去用餐,在台灣我有去過嗎?它們在台灣的門市也不多,想想還真是神秘的存在。另外則是由於在緬甸沒看到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美式快餐,它是多麼地鶴立雞群如此顯目

    對了,也跟外界不一樣,這裡並沒有提供顧客使用的廁所

    2015_12_11  (012)L

    再度經過 Mahamuni、林蔭大道到城南,由於 Dreamland GH 姊妹的指點,我終於找到渡船頭了,就像是在大城一樣,渡過去又是另個天地了

    2015_12_11  (014)L

    2015_12_11  (015)L

    2015_12_11  (016)L

    2015_12_11  (017)L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U Bein Bridge 烏本橋的落日斜陽

    2015_12_10  (237)L

    由於茵瓦實在抵達有點困難,途中放棄轉向烏本橋,後見之明也是多麼正確的抉擇

    烏本橋的所在位置先前就經過了,折回原路怎麼過去了?摩托車騎進去好像台灣常見的小巷弄裡,加上緬甸鄉親熱情的指導,最後騎到一條原始路面,總算看到這座橋了,時間也剛好是太陽下山的時候

    網路上看到很多人以緬甸的愛情橋稱之,還有一段解釋,我不曉得是真的還假的,世界上的觀光名所不跟愛情攀附上關係可少見了,因為這樣所以那樣,或許都只是招徠情侶的 slogan?

    我倒是看過橋名的典故是這樣的,烏本橋就以建橋時任市長的 U Bein 為名,不過這位官大人是位貪官,最後被緬甸國王殺了以平民憤,這個故事不太浪漫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15


  • 中国共产党不能说的秘密

    中国共产党不能说的秘密

     

    中国的崛起可说是二十一世纪的大事件,统治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中的要角,它是什么样的组织呢?有些人认为它恶劣跋扈、有些人认为他确实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评价两极、黑白交参,难以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治理中国的呢?这本书是最好的答案

    只此一家,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简而言之,人民共和国是以列宁的方针打造起来的,甚者青出于蓝!列宁设计的党国体制将党的力量渗透到各个角落去,一切都要党牢牢掌握!于是在中国,党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就像有个控制狂的父亲一样,无论是学校、军队、媒体、甚或在公司里───一个理论上跟共产党不该有关系的地方,党都要在场、党都要插上一手

    党的控制狂个性,将手深入香港,建立组织自然也不是很难理解的事

    另外一点就是延续了古代中华帝国的方针,党建立、透过庞大的官僚集团进行统治,以前是「吏部」、现在是「组织部」,神秘的组织部永远都在招收最好的人才入党、也持续观察它收进的人。中国对官员的培养,让人想起以前的国民党

    台湾也曾经历过留苏的小蒋一手建立的党国体制,并不新鲜也让人感到一种奇特的亲切感。然而党厉害的是,基于时代的变迁,它也不断调整自己因应变化,党并不如想像中的硬梆梆没有弹性,它一一度过了苏联解体、全球化的挑战,对比国民党在进入民主竞争时代的疲态,组织生锈、宣传不见效(甚至还有三十年前的手法,所以才有淡水阿嬷的出现)、招募不到人才更遑论培养过程了。党相比之下有能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