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也是好天氣,這次算很幸運,大概就只有兩天天氣不好,成均館大學由於是陰天拍的,而捕捉到蕭瑟的模樣,那也是秋天啊
要返台的最後一天要去哪呢?結果還是最死觀光客的行程,早上要往還沒去過的汝矣島移動,還要去 63 大廈登高望遠,這次來韓國還真的來了好多個觀光塔之類的地方,在台灣都不常做的,登高並且 say goodbye 好像已經是一個儀式、或說是強迫症了
向 Kimchee GH 辦理 check-out 時,在拿回押金時,我又本能式地秀了一句韓語:「네」(ne)確認那個「Huang」是我,櫃檯小姐放送微笑,學些外國語,待遇會不一樣哦,雖然我沒用上幾句就是了
在汝矣島地鐵站寄存行李後,一下子就找到 63 大樓了,路上有看到韓國的公用自行車,可是輸入資料後,還是無法取車,怪不得沒看到幾個人使用,跟民間業者相比,料金便宜多了;63 大樓問了一下保全,很快就到售票處,與其「十三個一千」,「mun sum cheon」更好懂,韓語中的數字根本就是漢字詞,所以數字單位更習慣。當然售票小姐也露出了美麗的笑容
之所以去過 N首爾塔不夠,還要來到這裡,是因為想要做南北對比吧,南山的 N首爾塔另有風情,可惜沒有江景,江景還得來到這,這裡也遇到一些跟我一樣的死觀光客,只是來客數量跟新興的 N首爾塔不能比就是了,就像是大亞百貨跟台北101 觀景台一樣吧。頂樓的咖啡座跟釜山塔是同一個概念,只是時代差了三十年
許多的韓影開場都有從聯外橋樑進城的畫面,今天實臨現場,也很幸運光線還算不錯,遠遠地可以看到南山上的首爾塔,朝鮮王朝將國都定在這裡還真的有許多風水上的考量吧,北漢山跟漢江都是天然屏障但是也沒成功抵禦外人入侵就是了,當然從中國來大概只會覺得一個「省」的地方政權,可是從來自台灣的我眼裡,多少還可以感受到韓國人的企圖:韓國人努力打造包裝自己的「帝都」,當然過頭的形象工程也不是多好的事情,可台北市容也真的太破舊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