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Archives bookshelf
  • 往事並不如煙

    往事並不如煙

    不知不覺,「往事」又多了十多年了,這本《往事並不如煙》出版時是個話題讓人不得不注意到,卻直到現在才看過,就如同不久前看過的《台灣紀行》一樣

    這本《往事並不如煙》在寫什麼呢?書中的要角原來是「民盟」,由於「國共」內戰的名稱似乎暗示了要角僅只國共雙方,第三種聲音往往被忽視,「黨外」可能是輕描淡寫出現在兩方的官定教科書上,或者整個略去不寫、無人得知

    我在讀著民盟等人的故事,想起了《巨流河》裡頭寫到的齊世英、雷震等人,國共內戰之際,知識分子各有各的選擇,他們反對國民黨不見得就是共產黨的搖旗手、他們反對共產黨不見得就是衷心擁護國民黨。戰亂中總得要棲身立命,他們跟隨了不同的政權,往後的命運因此也有絕大的不同

    《往事並不如煙》出於一位人女之手、為父親做傳彰顯其生平行止其理甚明,然而書中關注到另一個更大的主題,就是很傳統的,中國的知識份子和廟堂間的互動


  •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

    More about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許多人,尤其是文青,應該不陌生村上春樹書中常常的背景,那是在日本的六零年代,可是對我們來說那個年代又是陌生的,因為教科書並沒有提到,這本《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就是理解村上小說設定背景的必讀之書。

    透過時任新聞記者的作者川本三郎回憶,六零年代的日本戰後重建是個左派鬥爭不斷的年代,從反安保、反越戰、東大安田講堂、三里塚反機場…..社會紛擾不息…..這是一個我們很陌生的日本,很難想像那個時代,日本社會是巨大騷動的,許多台灣遊客去過日本都是留下秩序整潔的深刻印象,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日本有著那樣的時候。

    日本在當時可以說大反叛啊,日本文化中有著特定的詞彙「迷惑」,意指不要為別人添麻煩,但是六零年代根本就不管這些啊,幾百萬人在街頭的老照片至今仍感震撼!作者川本三郎這本書是重要的見證,他既是學生運動的目擊者、協助者、乃至參與者,由於捲入了事件當中,川本被報社開除,這個「幾乎要了我的命」的過往讓他不願多提、不想回顧,直到某日看到 Chris Marker 的紀錄片《Sans soleil》讓作者又重新回憶起「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 私家偵探

    私家偵探

    私家偵探還蠻好看的,比想像中要好看,大概也是因為那時在圖書館不知道要借什麼順手帶回來不期不待有關吧,除了故事之外,這本偵探小說有很大部份是作者的寫作治療嗎?他借用私家偵探之口,幹譙了許多台灣人懂的梗,讓人心生親切,是說也有一段時間沒看故事背景在台灣的小說了

    為什麼我會特別感同身受?我想在看到主人「吳誠」的描寫,我竟然感到無比的熟悉,自己真的有些像書中的「吳誠」啊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38


  • 狂熱份子

    More about 狂熱份子

    很久以前就聽過「碼頭工人哲學家」的名號,今天才讀到他的作品真的太晚

    Eric Hoffer 這本《THE TRUE BELIEVER》對我這個從來就不想去投票、也真的沒有投過哪位候選人的我,真的是如晤知音。

    Hoffer 在這本小書中,其實不過一再回響他的觀點:他認為社會中的「失意者」是很害怕自由的,唯有投入群體中、一個看似能夠改變的運動中,他們才得以自在

    雖然說這本書裡,反覆在講的也不過這句話,不過 Hoffer 比美 Montaige (也因為他喜歡這位前輩)行文優美的 essay ,本書中睿智雋語俯拾可見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38


  • 印度的奇特崛起

    More about 印度的奇特崛起

    同樣是記者報導的筆觸,Edward Luce 這本《印度的奇特崛起》對我來說要比《印度沒有句點》要好看,儘管譯者省略了許多譯註以及英文原文,讓人時有如霧之感,也就是說這本書其實是要對印度有基礎認識的人來看會比較看的下去,所幸之前多少有些理解,還讓我啃的下去(當然也有很多地方卡到就是啦)

    書名《印度的奇特崛起》非常有趣,在書皮上有著多個問號列出了印度的「奇特」之處,可以說印度如此崛起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在全國人民識字率還不夠高、中產階級不是那麼興茂便實行民主制度,運作起來也還算能夠轉動國家機器 ; 更何況國家種族宗教之多元,多元到難以想像如何在同一個軌道上運行,可是印度的民主還是運轉起來了!另外一點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印度雖然可說是崛起,不過國內貧民之多,甚至許多地方還有傳統迷信的舊慣(相對於「現代化」而言),印度卻仍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取得一席之地。印度的傳統和現代一樣多元並存,但是所使用的資源是非常非常少的(相較於近鄰的中國而言),也就是說如果以這麼少的資源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那麼在更多的資源下去的話,印度的未來難以想像


  • (漫畫)股市之神是川銀藏

    More about (漫畫)股市之神是川銀藏

    這是一本有點小貴的漫畫,本來還想說只是翻閱一下,不過是川先生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不由自主的在書店翻完,他的人生真的是波瀾壯闊的一生啊

    是川老先生的人生遭遇到經濟大恐慌、以及一二次世界大戰這部份,我想就已經比很多人精彩了。關西出身的背景,真的很有商人頭腦啊?出身寒微,是以同樣出身的豐臣秀吉成為個人的偶像,和許多失學的大商賈一樣也是從學徒起家的,也如同那些成功的鉅子,在實務中的學習對於一個企業家的養成反而更是不可取代的,當然在那樣的年代裡,這樣的磨練可以出身一個大實業家,現在不經由學歷競爭這一關脫穎而出的話,可能真的有困難

    從小小年紀就起身志願參軍,在軍中得到磨練學習的機會,卻在軍中發現自己的才能在於商業部分,所以真的大戰來臨時,想盡辦法躲避徵召(也被他躲成功),不然可能不會有以後的日本股神。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38


  • 在異鄉發現台灣

    More about 在異鄉發現台灣

    跑到國圖分館借的,因為把書名記成「他鄉」:《在他鄉發現台灣》,所以怎樣檢索都找不到,甚至用「玉山社」出現409筆中都找沒有,但是在萬念俱灰、正要離館之際,卻看到正名為《在異鄉發現台灣》的本書就在燈火闌珊處的書架上,或者也算是冥冥中的天意?

    然後回到家後,看到河道上 honeypie 發的噗:「今天也是切格瓦拉的43週年忌日」,真的太巧合了啊(不要用天意命定的浪漫想法了,nothing more…It’s coincidence),我想我對拉美的好奇,真的就是從他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開始的

    Continue reading  Post ID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