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街這帶的牛肉店家是我吃粗飽的好地方,當然公主少爺類的食客可能會嫌,不過走平民路線的我倒是喜歡這樣的庶民味道
從以前鄭州路旁的牛肉麵街遷移到不遠的現在的洛陽街,只剩下三間營業,其中以建宏的名氣最大,本來是從網路上看到(卻從沒吃過),後來沒想到台北電影節的機關報竟然也會介紹到
如果不喜歡人擠人的話,其他兩間也是好選擇,而且說實話,彼此口味並沒有決定性的不同
所以今天來到小吳
等待亂拍….
洛陽街這帶的牛肉店家是我吃粗飽的好地方,當然公主少爺類的食客可能會嫌,不過走平民路線的我倒是喜歡這樣的庶民味道
從以前鄭州路旁的牛肉麵街遷移到不遠的現在的洛陽街,只剩下三間營業,其中以建宏的名氣最大,本來是從網路上看到(卻從沒吃過),後來沒想到台北電影節的機關報竟然也會介紹到
如果不喜歡人擠人的話,其他兩間也是好選擇,而且說實話,彼此口味並沒有決定性的不同
所以今天來到小吳
等待亂拍….
平常都到洛陽街那吃牛肉麵的我今天想要換下口味
那麼拉麵如何?因為很久沒吃了
而且去看電影順道會經過,那麼就去吧
多年前還真想不到板橋這會開一家博多拉麵,也不知是啥時開的?
如果不是在網路 Google 到,可能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道吧
我點的是博多叉燒拉麵 標準碗 $140元
等待的時候,店內的擺設先拍一下
電影迷看到這張海報多少會驚一下吧
繼在金孔雀初次見識到緬式口味,這次來到的是這間藍天小吃
為什麼呢?我想跟他們大辣辣的掛出「仰光果酸乾拌麵」、「印度烤餅」的菜名有關
好像我就因為味蕾旅行,瞬間移動到遠方?
今天吃的是雞肉巴巴絲,有人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怪怪的(?)
小感:
除了口味不習慣之外,另外我對米線還真的是一點愛都沒有
所以很有可能僅此一次吧 = =
冥冥中若有天意?在電視上看到了描述泰緬孤軍故事的異域,這是朱延平最有誠意的一部片了吧,雖然說以今日的觀點來看可能也是過時了,當時看的時候卻有些感動(掩面)
這時出現的意義是呼喚著我要去華新街/緬甸街看看啊
一下子就騎到了
原來已經經過數次了
因為這裡是要到烘爐地的必經之地
以前沒有規劃的時候,還真的看不出來這裡會是一個異國料理的聚集地
出自台北電影節期間,Cue 發的特刊報導(上面介紹的看完電影可以去吃的店家,我聽過也吃的起還真只有這間吧),又或者上次吃美濃覺得退步太多、想在這裡得到補償(我已經不敢再去吃了,差不多列為雷了);又或者只是想知道隔了幾步路的分店有什麼不一樣
等待先亂拍
因為兩天內吃了早餐跟一般時段的套餐,就先從早餐介紹起吧(不過順序是第二天才吃到的 )
我點的是早2餐,平日這樣只要 $39 ,但是假日是 $55
燒肉蛋堡的味道中規中矩,如果喜歡重口味的話,應該會喜歡他們的醬汁
早餐對我來說比較尋常,驚喜比較小,只是以價格來看,真的非常的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