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日出後,我在飯店櫃臺隨便問一下,有沒有去 Mt. Popa 的 share taxi?如果有就去,沒有就算了,在看過那麼多佛塔後,這天可以看看佛塔之外的,可是沒有的話,好像也不會怎樣,走的路夠多我也能隨緣了
只是果然跟我想得一樣,不管我是這樣的即時,只要問在還沒有出發前,你就會有一個位置。於是就這樣,波巴山我來了~
這個地方比較特別是佛教進入緬甸前的信仰 နတ် ,英文音譯為 Nat
車子出城沒多久,中途還有一個小小休息站,哦~跟團一定會有購物站的安排,即使在北韓也不例外了
我後來才比較搞的清楚,他們好像賣的是一種糖
原本還以為緬甸人跟頭白牛就展示模特兒而已,沒想到是確實有用途的,這個裝置是要用獸力去從不知道什麼植物擠出汁液出來,這位以為是模特兒的緬甸先生還跟我們解釋,牛身上凸起的部份可以鑑別性別,但是我忘記怎麼分辨了,所以這隻應該是母的?
下車後還遇到一位韓妹,她問我哪裡來,她先說自己是韓國,沒想到我順口而出「我從台灣來」的韓國話,記得去年去韓國前在水管上看到,不過我也從來沒有講過這句,頂多是講 taeman ,台灣的韓語發音。她有點驚喜,我自己也是意外
也許是因為遇到她的原因,我也在想自己從泰國來緬甸就像是從韓國來到朝鮮吧。一條國界線,兩地相差之大!
看到現場以如此前現代的獸力生產,我就想到在韓國旅行時看過好多描繪戰爭結束後,民生困苦的韓國,她身為一位韓國人應該特有感觸吧,真是憶苦思甜啊
但是有點可惜是休息站後分車,沒有機會在多聊
因為太過嬌生慣養,以及「猩球崛起」的恐懼感加上牠們遺留的味道,草莓族在頂上待沒多久就下來了,下來後發現跟當初來的地方不一樣啊,我會不會走錯了?真是就太糟糕了,比手畫腳外還是只能用英文詢問,緬甸人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就是,這樣的地方英文也是沒問題的
我還比出該不會還要爬上去翻到另一個出口?他的意思很簡單,你就繞回去就能找到了,不多久就看到當初停車的地方了,但是車呢?不會吧
接著看到了團員們,大家都有相同的疑惑,不知道司機跑去哪了?但是他應該會回來吧,要死反正也是一起死的心理嗎?大家底定許多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司機跑到哪了,大家也不疾不徐地進行探險
在這裡又遇到一場小小孩出家前的送行儀式,曾經在曼德勒的 Mahamuni 有看過這麼一場儀式,可惜這裡沒有 cosplay 的 舞者,那位女扮男裝的少女真是我在此行中遇到最可愛的女孩了,有著一點英氣又是俏皮
接著大夥亂走著,也讓我們找到這裡來了,大夥就一齊亂入小小孩出家典禮了,緬甸很重視出家這件事呢,還要慎重其事寫真留影紀念,小小聯合國部隊也照樣一齊亂入影相
知道鄰國泰國也有男孩一輩子要出家過一次的習俗,但是有小小孩出家嗎?我倒是不知道也沒看過。然而在進入工商社會的泰國大概不太可能如緬甸這麼地傳統吧,在寺廟的時間也等於少賺了那些錢
而在未來的緬甸,會不會因為漸漸地發展起來,出家成為一件奢侈的事呢?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兩個國家的人民都很友善親切
(雖然我也看過泰國電影中,演出這樣的情節,一位歐吉桑看著電視各種壞新聞說:泰國還是個佛教國家呢)
Nat 的信仰長久以來已經被用來鞏固中央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