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

不該被遺忘的朝鮮戰爭


這本《朝鮮戰爭》是因應《最寒冷的冬天》而寫出來的,作者Bruce Cumings 有個特別的榮銜是,第一屆金大中獎的得主,似也反映本書的左翼觀點

Bruce Cumings 要說的可以濃縮成「朝鮮人打他們的內戰,美國人不該干預」

然後他一一道來,他的觀點中的「朝鮮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另一個觀點的朝鮮戰爭

儘管韓戰的史家定論是發生在 1950~1953 的事,但是書中認為早在日本戰敗時,戰爭就開始了,美國人在權力真空之際進入半島主導成立了「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the United State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재조선미육군사령부군정청),接著美國人將流亡美國的李承晚送回國,扶植了一個「政府」出來,這個政府繼承了日本殖民體系、是個殘暴無情的政治團體,當中許多的高級官員都是曾經跟日本人合作的「親日反民族人物」;這個政府複製了日本殖民政府高壓暴力的方式強力掃蕩「赤匪」、左翼份子,在日本人撤退時出現的草根的「人民委員會」也是要消滅的目標。在北方還沒打過來以前,南方的政府已經先打了一場內戰

戰爭爆發以前,南北雙方都想統一對方,美國人所畫出的 38 度線一直都紛擾不斷,金日成揮兵南下是為了要消滅朝鮮賣國賊,這些人才是不共戴天之敵

韓國內部截然不同的對北對美政策

透過這本書,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認識到韓國的當代政治:保守派跟自由派的分野,為什麼金大中上台後實施地是對北和善的「陽光政策」?至於他的後繼者盧武鉉也蕭規曹隨,並且在指揮權與美國出現摩擦?

韓國左翼自金大中上台到盧武炫,十年之中走的是「民族和解」路線,因此才有對北友善的「陽光政策」;對於美國的看法也不同,由於美國在光州事件中的袖手旁觀,韓國左翼視美國從解救國家的大救星變成「宿主」

金大中總統出身的故鄉全羅南道,歷史上是東學黨起義的爆發地,是以左翼運動最強大的地方。美國人以其扶植的李承晚政權繼承了日本殘暴的軍警系統,就不留情地屠戮這裡的左派份子,以「西北青年團」為名的右翼恐怖團體也參與其中

大田屠殺案、昌原市屠殺案、老根里……都是韓國的「美萊村」,而最慘烈的莫過於濟州四●三事件了,逃往大阪的受難者至今仍然居住在日本

反倒北朝鮮還沒那麼殘暴(書中論點),甚至南方的政府還拿自己幹過的事栽贓給北朝鮮。正因為如此,韓國左翼上台後,尋求對昔日屠殺案的調查與平反,因為認為美國人介入且害了「民族」,對北、對美政策的看法都截然與保守派不同

盧武鉉時代編纂的「親日反民族人物」跟書中提到金日成消滅賣國賊的戰爭動機可以說相當一致


美國的影響

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儘管作者身為美國人,對於美國的戰時角色毫不留情的批評,美軍使用無差別轟炸、燃痍彈摧毀北朝鮮城市、對於水壩的攻擊…..甚且韓國的「美萊村」早在越南戰爭前就發生過屠殺平民的情事了

這樣的內容在麥卡錫主義當道的時代,作者應該早被迫害了;本書是否能通過韓國 NIS 的審查在韓國出版,不得而知,因為內容實在太「附匪」了

這場戰爭造就美國駐外基地的開始….圍堵政策的形成,多年後的進攻伊拉克在作者眼中等於重蹈覆撤:「美國莫名其妙一頭栽入一片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叢林,現在發現脫不了身」(p.275)

熱愛朝鮮半島的作者也提出了希望他個人的願景版本,書裡寫到的「龜林村」就是一個左右爭鬥的縮影,後來村民以共同下葬達致和解,這些都是自由派上台時的努力。只是自由派十年後,如今又是保守派掌權十年,加上韓國現在反對陣營一片散沙,要能看到這些願景,可能要再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