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城跡並沒有太陽,但是戶外待久了也是暑氣難耐,有個室內空調的地方可以去真的是太好了。接著繼續往「沖縄美ら海水族館」出發,「美ら海」是琉球話╱沖繩「方言」,代表「美麗的海洋」,這裡的「美ら」發「ちゅら(chura)」的音,跟「美しい」的「うつく(utsuku)」或「美人」的「び(bi)」都很不一樣,但是都是以漢字定於一尊;
沖繩出身的人氣藝人,新垣結衣的第一本写真集名字就是「ちゅら ちゅら」;早先在交番看到的小衣政令宣傳海報也是寫著「ちゅら運動」。「美ら」在琉球發 ちゅら 這個音對日本內地人來說是念不出來的,辭書也找不到的
所以遇到琉球美女至少還有這句「美ら ちゅら」可以用
小時候看到電視上播映過的海底世界教育影片,小孩子的腦袋瓜就對奇妙的海底世界印象深刻,原來我們看不到的海底深處有著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啊。後來台北士林附近「台北海洋館」開幕了,當年想去一看熱鬧,卻始終沒有進門,到現在它也消失了(2007.9 閉店)
後來走了許多地方,發現到水族館也不是太稀奇的地方,如泰國的暹邏世界(電影《愛無七限》中的場景)、釜山海雲臺也有類似的所在,大概也跟長大後眼界大了有關吧
所以這次來到沖繩,我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把水族館排入行程中,就由時間決定吧,如果充足就去,沒有就再打算,由於今天是前者,所以我就來了!原來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到這樣的地方!小時候一心想要來的水族館到了今天才入門啊(前者提到的,就因為感覺不稀奇了,所以只有路過)
水族館我想不用多說,就是看魚游來游去,最不用腦的活動了。當然要說這些生物的名字也是一門學問,可是我又不是學這個的,再說,那麼累幹嘛啊
儘管在螢幕上早已看過無數次,在這個年頭裡,誰沒看過呢?但是在現場看到水底下的魚就只隔著一塊玻璃游來游去的樣子,還是很新奇啊,好像回到小時候的心情,深海中各種不可思議啊
光看著悠然自在的魚(?),幾天跑來跑去、疲殆的身心也療癒了起來
可以說是「鎮館之寶」的大概就是這裡了:世上最大的鬼蝠魟以及虎鯊(豆腐鯊)
「黑潮之海(Black Current Sea)」所以不愧是入館後最多人聚集的地方,我恰巧遇上餵食秀,不過跟想像的不一樣,就是工作人員不斷向池內投食而已;我後來看介紹影片兼歇息時,遇到的台灣遊客也抱持我原本的「想像」:以為餵食秀就是潛水夫到池內「送餐」給鯊魚
但是現場看過,確實有點危險的,牠們如果萬一抓狂或咬了潛水夫當食物,還真不知道要怎麼救?工作而已還不需要用命來賭吧
現場的工作人員似乎不斷地解說,用許多觀光客都聽不懂的日本語,反正日本就是這樣,因為過往認為日本光靠內需就夠了,所以不是很在意「外人」遊客的。在安倍二度上台後,啟動円安政策的一個原因就是要提振觀光,不過我這幾天下來,發現日本的英文標示不太多的,至於服務員的英文能力,因為自己在這趟旅程中大多用第二外語挑戰,所以不得而知
坐著休息的時候,邊看教育影片才得知,虎鯊的展示同時也是一個驕傲:牠們是日本人工復育成功的結果!
回台後,看到 TripAdvisor 不意外的將沖繩美麗海選入了亞洲最佳水族館,並且高舉榜首!但是屏東的海生館也不差在前十名內,我想也該有一天去參觀台灣的海生館!
其實整個海洋博公園很大,除了美麗海水族館之外,還有許多展區可以泡,在這裡耗上一天都沒問題的,只是「日焼け」可能會燒了你的皮
鄰近恰好有個「おきなわ郷土村」,展示琉球過往的民居,這次的旅行中並沒有參觀類似主題樂園的王國村之類的地方,既然有個無料的展場,就去看看吧
郷土村內的民居就是古時琉球人住的地方,第一個印象是好像是在泰國 Pai 住過的簡單的茅草屋啊,也像是泰國古裝片看到的,古時候的人就是隨地取材用茅草、木材建造起他們的起居啊。房子都很簡單,而屋內像似供奉什麼的地方、就類似我們的「神主牌」嗎?琉球古時也受到中國的影響
裡頭的屋子有各個地域不同的風格區別,與那國島是怎樣、本部又是怎樣、王國時期又是怎樣…….當然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日本人也是吧)就是一個樣子、很農村的樣子,琉球人生活就與蕉影芭葉為伍,看在現代都市人的眼中好自然返真啊
只是很可惜,泰國人雖然也面臨強鄰緬甸的挑戰,但是彼此實力還算是互有拉鋸、而緬甸被英國佔領後更完全消除近鄰的威脅。琉球就沒這麼好運,如果沒有大和在側,或許還能夠跟泰國人一樣過著農村牧歌(?)的生活
看到這些屋舍再想到我在泰國的經驗,我在想搞個「王國村」
體驗,不是個好主意嗎?就像韓國也有韓屋體驗一樣,或許已經有人在弄了也不一定,只是住宿費絕對沒辦法跟泰國一樣就是吧
後記:
「祖先牌位在琉球語沖繩方言中稱爲「トートーメー」(羅馬字:tōtōmē),它是隨著儒家思想一同傳入琉球王國,有「沖繩位牌」、「唐位牌」和「大和位牌」幾種樣式
回來後偶然看到這段,特別提出供參考,沖繩和中國之間的連結由此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