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後,今天要好好探尋北部區域,還有今天總算可以不用換住宿了,前兩天光換宿就累死我,雖然說住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體驗就是了,如果不是住到 KERAMA,大概我也不會遇到半夜「邀」我去唱卡拉OK的人士、以及因為附近就是海港,顯得那天的夏夜格外的涼快…..
除了真的累到之外 O<=
在整裝出發前,跟宿主稍微聊了一下,我說第一次來到日本的山裡,竟然有種恐怖故事的感覺,好像是那些「毛骨悚然撞鬼經驗」裡鬼故事發生的場景,也許是我這些怪力亂神的東西看太多了(笑)
沒想到宿主竟然推薦了一個「本物」的舞台,在中城城跡附近有個叫「チャイナタウン」(Chinatown )的地方就是很有名的「心霊角落」,他還用手機翻譯給我看,傳說有人看到穿著西裝的男人出現,他推薦我可以去看看
開什麼玩笑!「行ってきます」我就出發了,宿主還意外現身送別,「またね」很自然脫口而出,回想起好像是日劇中年輕女孩用語哦
往今歸仁城跡的方向,昨天就騎過了,標示很明顯,首先還是到吳我山共同商店補給一下,順便跟昨日的阿桑道謝,可惜的是她這時沒值班,今天不吃壽司選了「からあげ」,就是炸物啦
再繼續往前騎會遇到隧道,這是最像恐怖故事發生的地方了,當然我是平安通過
古宇利逗留了一下後,接著往今帰仁城跡前進,我在「謝名給油所」又加了一次油,如果沒有看過《琉球之風》的話,大概也不會知道這是有典故的,以琉球王國最後的忠臣「謝名親方」為名。服務的歐吉桑很親切,他大概也遇過觀光客多了,還會問 cash 或 card?
路上還意外發現了一個小古蹟「惜字爐」,惜字是出於中國禮俗的傳統,文字在古代是被認為崇高的,寫在紙上的文字還不能隨意丟掉,要恭敬的燒掉:「世間字紙藏經同,見者須當付火中。或置長流清凈處,自然福祿永無窮」,受到中國影響的琉球王國自然也傳入了這套文化
如果我不是騎機車,應該一閃就過去吧,找這個小小古蹟還不小心過頭亂入了民居,沖繩北部的村落好田園的
昨天迷路在路上一直就有看到的「今帰仁城跡」指示,在謝名給油所補給後,一下子就抵達了,我還是先在遊客中心吹夠冷氣再出發,太陽其實沒有很強烈,可是還是讓人閃躲為快
琉球王國最後被大和給攻滅了,現在只留下過往的史跡來提醒後來者,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王國存在於世上。而在被大和吸收前,琉球也有著自己分分合合的過去
琉球雖然小,卻也經歷過種種征伐殺戮的歷史,在中山的尚氏還沒有統一全島時,琉球分為北山、中山和南山,「三山時代」就是琉球的戰國時代,大概相當於中國的三國時代或韓國統一新羅前的三國吧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應該知道了,就是中山統一了全島,儘管北山以民風強悍知名,最終也只是留下「城跡」來悼念這段過去;由於前述民風強悍的關係,尚氏在此置「北山監」嚴加防備,負責監視的北山監當然就是尚氏家族的成員
今天來到此地,看到頹圮的城牆還有種萬里長城的印象,當然不比長城雄偉,長城的故事也因為熟稔許多,不像今帰仁城跡讓人陌生,但是都同樣見證那個一將功成萬骨枯、許許多多小老百姓分別的故事吧
火神廟前的碑文就清清楚楚記載了這些事蹟,全部都是漢字寫就,閱讀起來沒有問題,雖然在語言上沒有隔閡,卻又對這個走進歷史的王國感到十分的陌生。琉球王國就像是朝鮮王朝吧,深受中國的影響,只是韓國影視作品涉獵到的緣故,古代的韓國輪廓也相較清晰許多
此外今帰仁城真的相當的險阻啊,可是卻也沒有抵擋住來自中山的攻擊,最終成為過往;《琉球之風》的小說也把這裡寫進去:當島津家入侵琉球,軍民們在此奮勇抵抗過,站在城跡中,似乎可以想像小說中火炬毀城的樣子
正是前述的「謝名」,謝名親方力主抵抗的,然而最後琉球就像是他們所征服過的北山一樣,也成為了他人征服下的對象,謝名最後被俘、壯烈犧牲,三司官名護良豐(馬良弼)謀和談判,琉球對島津的抵抗猶如薩德克巴萊對日本帝國的抵抗,雖都知必敗,依舊奮戰到底
俱往矣,如今只有琉球之風無止息地輕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