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寺&石窟庵

2014_11_21 (04)D

在慶州安頓了一個晚上後,今天要出發到慶州必見的佛國寺,統一新羅時代時,佛教傳入朝鮮半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新羅國王格外獎勵佛教的地位,儘管佛教的教義給人的感覺比較出世,可是聰明的君主看出佛教將今世受過的緣由解釋為前世造業的說法對鞏固政權很有幫助,這也表示人民想要造反的心念會因此減少許多

也因此有了這座「佛國寺」,顧名思義,新羅國王對於國家的理想就是佛國,千秋萬世受神佛庇佑,可是到頭來也是無常

2014_11_21 (07)D

2014_11_21 (08)D

2014_11_21 (10)D

佛國寺因為是UNESCO世界文化遺產,觀光客比我想像來得多許多,儘管初抵慶州的時候,感覺到好像不會很多人,跟著遊客入內,那座水池中間有個孤島是佛經中世界觀的呈現吧;接著走到了「天王門」前,遇到了許多韓國學生,跟昨天一樣,韓國孩童都會被帶來這裡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後來回到民宿看了主人提供的書,書上寫道「吐含山是慶州最高的山,也是戰略要地,每個韓國人一生中至少都會來過一次的地方」,確實是呢!慶州雖然是小地方,也沒有首爾、釜山繁華,但是遇到的韓國本地遊客是最多的

韓國學生在天王門前合影留念,我也跟著拍了一張,看出來他們的手勢了嗎?這是韓國人特有的「fighting」加油打氣詞,最早是在電影《朝韓夢之隊》(As One)看到的,後來在韓綜裡也有看到,不確定的印象、就是當紅的秀智也在「fighting」嗎?所以如果以後在旅行中遇到韓國人,可以用「fighting」打招呼,很快就能拉近距離了吧

2014_11_21 (14)D

2014_11_21 (12)D

「天王門」顧名思義就知道是護法神「四大金剛」的守護處,在台灣佛道混合的廟宇中,我也不常看到四大金剛,就是在台南的大天后宮有看到吧,信仰怎麼遠播並且跟在地的文化混合始終是個有趣的事情;越過這裡,就可以看見「紫霞門」了,中路當然不是給人走的,那麼傾斜的步階讓我想到泰國的黎明寺,或許兩地的設計都出於同樣的一個理念:要通往極樂世界是艱辛萬難的

2014_11_21 (16)D

「紫霞門」
「白雲橋」(16段)と下段の「青雲橋」

統一新羅時代時,唯一保留完整的石橋

2014_11_21 (18)D

2014_11_21 (24)D

2021.9.8
かいぱん,漢字還挺多種寫法:「開梛」、「開版」,是木魚的原型,嘴巴懸刁著是「煩惱」,身上共有 108 塊鱗片

為什麼要做成魚的樣子呢?「要像魚一樣,晚上也不休眠的精進自己」

日本的寺廟也有如此的懸著魚,不過我還沒看過或者沒注意到,漢傳佛教的寺廟中應該是沒看過,其實不用說在台灣「純佛教」的寺廟還不太多

2014_11_21 (25)D

2014_11_21 (52)D

2014_11_21 (53)

2014_11_21 (60)D

石窟庵

2014_11_21 (62)D

2014_11_21 (63)D

2014_11_21 (71)D

2014_11_21 (7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