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a Guesthouse 一夜好眠,一早起來到觀景台鳥瞰釜山港口景色,這是這間 Guesthouse 最無敵的地方了,可是都沒看到什麼人在咖啡座上,連帶我自己都不敢過去
在習慣了城市的步調後,我的下一步總是想往廣闊的地方走去,所以今天的目標就是郊外的太宗臺!
由於搭公車的地方在南浦洞站出口附近,所以順道逛過去。適巧看到這裡有間麥當當,就來收集韓國的麥當當早餐了,如果那天沒在丹東看到肯德基的話,我今天會有這樣的習慣嗎?到了每個地方都想要收集一下,不過在港澳我倒是沒有吃過(暴貴!)
櫃檯的韓國妹子很親切,至於味道好像不用多提,而韓國人熱愛的咖啡,我並沒有愛啊
早上的 BIFF 廣場是這樣的,有那麼點考山路、廣州街的味道,所以我才感受到跟釜山的無縫接軌嗎?
由於第一天抵達釜山是假日,今天才可以看到釜山上班日一天開始的樣貌,我還是對年輕的韓國學生妹還是穿著裙子感到敬佩啊。如果以後有認識到什麼韓國妹子,我一定會被她們笑的,唉~香港就有遇到,可惜匆匆,以後會可能在別的地方遇到吧
公車上的風景沒有多拍,一路上的高低起伏卻讓我聯想到義大利電影中港口城市的風貌,這天一個有點驚魂的小插曲是我把包包忘在車上,還好是最後一站,很快就能找回來
總算能夠安心遊覽太宗臺,來抄一段講解地名由來吧:太宗臺全名「影島太宗臺」,早期功能以牧馬場為主,培養出的馬兒奔馳速度連影子都看不見故而得名。直到新羅第29代太宗武烈王完成統一大業後巡視此島,著迷於此處美景而改名「太宗臺」
而對於我個人而言,太宗臺還有個特別意義是這裡是電影《愛戀三茶花》取景的地方,由日本導演行定勳攝製的段落〈海鷗〉,印象中就是暴烈韓國大叔看到楚楚可憐、溫婉的日本女孩的地方
我在想能夠認識電影真的是太好了,因為電影所以在遊歷四方時會有更多的感觸
園區內有「Danubi」(至今還是不知道什麼意思)循環車可以坐,由於不是很確定要走多久,所以就坐車好了,資訊更新現在已經要 2000 W 了,上下車要秀出票根給車掌小姐看哦
循環車的停靠站分別是苔原礫石灘 → 救命寺 → 瞭望台 → 影島燈塔 → 太宗寺 →正門入口乘車處
第一站沒有人下車,來到下一站「救命寺」也只有我下車,看了廟宇一下,大概可以知道韓國人的想法,就是平常看過的廟也夠多了,實在不差這麼一間
但是這是我參觀第一間的韓國寺廟,與漢式廟宇的相似度很高,除了一些要留意的小地方外,至於韓國的觀世音菩薩造像(?)則是很明顯的不同
但是到來下一站,幾乎所有的人都下車了,循環車就介紹過(漢語)這裡是「東海與南海交會的地方」,有些類似台灣的鵝鑾鼻吧
陽光將海面照映地海天一色,甚是壯麗,我自己在台灣也很久沒到海邊了啊
「海天一色」通常的「一色」是藍色,但是在釜山南端的這個岬角,這個一色是銀色的,銀色的海面上,只有前端的小島昂然獨立著,這個小島韓國取名叫「水壺島」,看出它的樣子像水壺了嗎?
曾經在韓國電影《煉獄島》中看到的韓國峭壁海岸的樣子,今天總算親臨現場了,話說那真的是一部看了不甚令人愉快的電影啊,儘管全世界的農村都是保守封閉的,但是這電影也舊社會地太恐怖!那比《大紅燈籠高高掛》還可怕啊,韓國電影的表現形式總是很強烈、就跟韓國泡菜一樣
還是要提一下〈海鷗之戀〉吧,楚楚可憐的日本女孩最後不見了,原來暴烈大叔遇到的是…..
整段影片有著日本怪談淒美的味道,兩個演員表現地都很好,薛景求飾演的是螢幕上很典型的韓國人形象,衝動、直率、大剌剌;而吉高由里子飾演的日本女孩令人憐惜又不在話下。然而怎麼會是一個形象衝動、講話總是大聲嚷嚷的民族被另一個看似典雅有禮的民族給侵略呢?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民族還是鄰居,歷史上的往來有親密、也有傷痛,吉高飾演的女孩事實上應該是日韓混血兒,或者因為這樣的身分讓她在韓國沒有立身之地?導演並沒有提出說明只是留白,日韓之間的「絆」怎樣也是很難在一時說清
這是我最喜歡的段落,吉高的演出真是太成功了啊
在上面看到很多人在下面岩石上,我也跟著下去一探究竟,觀光 DM 介紹這裡叫「神仙岩」,名字的由來是傳說這裡是神仙逍遙遊的場所;至於突出的石柱則是「望夫石」,傳說是在海邊等待被倭寇抓走的丈夫,最後變成岩石婦人的石像
平常的石頭總是有著附會的「傳說」,否則只是解釋只是普通的地質現象,豈不是很無趣?只是韓國傳說的特色在於多了國讎家恨的色彩
太宗臺內另一個點綴的寺廟是太宗寺,寺內有斯里蘭卡政府贈送的佛祖真身舍利;不過我想就是聊勝於無吧,只是韓國人的基督信仰者眾,或者以後會有座「太宗教堂」?
太宗寺跟救命寺一樣都乏人問津,韓國人看過的廟宇就夠多了,實在也不差這麼一間,更何況也不是什麼歷史悠久的名剎,如果曾經到過那些名剎,那麼這裡的吸引力又更低了,太宗寺不過複製熟悉的風格而已,當然對我們外國人來說還是有著那麼一點新鮮感
太宗臺告一段落,來個冰淇淋畫下句號,巧克力冰淇淋吃起來跟杜老爺沒兩樣的,除了價錢,儘管杜老爺在台灣都算貴的了
回到南浦洞,按圖索驥找到了「釜山蔘雞湯」,店門口有多語指示,想必生意不錯。這間也是我看著地圖找的店家,因為南浦洞街道不複雜,就順便看看了
蔘雞湯(삼계탕)是韓國特色餐點,大概也是「醫食同源」的概念發展出來的,就跟薑母鴨一樣
老闆人很好還特別說明雞隻裡頭有糯米、還幫我挖破雞身,我說我在北韓就有吃過了,不過他好像沒有特別反應
口味當然是比北韓的好吃太多了,而且份量很足,實在不錯吃哦
結帳我用用爛爛的韓語講 「mun i cheon 」,老闆聽懂後反應好熱情,真的以後出去玩要學一些外國語,會有更好的待遇哦
蔘雞湯完食後,順道晃晃南浦洞,錯落的巷弄當時覺得無甚特別,所以也沒多拍什麼照片,但是在寫文的時候,搜不到照片卻覺得好像少了什麼,那些巷道成為了我記憶中的一部分了,而當天下午的天氣宜人,這天會是我記憶中在釜山永遠的一天
回到旅舍盥洗後補個眠晚上又出來晃晃,看到大家都在排隊芝麻餅,大概是哪本旅遊書提到了,我也跟著排好了
對芝麻本來就沒有愛的我還是認為胡椒餅好吃多了
晚上的光復街稀稀落落,看到裝扮成蜘蛛人的宣傳車努力炒熱氣氛,可能是太冷又非假日,冷落突兀了點;要說有亮點就是很少看到韓國女星代言內衣的看板,晚上碰到了(我覺得她好像周曉涵啊)
最後又再去了一趟龍頭山公園,大概昨日是假日吧比較熱鬧,今天打回原型、冷清許多,在寒冷的氣候下,速寫畫家也不支打盹了,心裡跟在首爾時看到南山步道還有阿珠嬤賣手作點心同樣的感受:在韓國,討生活可不容易啊
既然一直提到《愛戀三茶花》,那麼也該看下畫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