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慶州回到首爾的巴士上看到孫藝珍因為此片演出獲得大鍾獎最佳女主角時,內心還挺高興的,對我來說,她是一個很特別的演員,她可能不是最漂亮的,但是她能夠讓你哭(如外出、腦海中的橡皮擦)、也能讓你笑(瘋狂初戀),而韓國女演員似乎也只有看過她演出苦旦跟喜感結合一身。所以我告訴我自己回來一定要來看這部,而且這還是她首次的古裝演出、妝感也是沒見過的
「鴨綠江威化島」,電影的開場是在這樣的地方,對韓國歷史不陌生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這裡是很重要的歷史舞台,果不其然,接著就看到前線的大將李成桂欲發動政變自立為王,但是部下意見不同因而兄弟鬩牆、血濺現場
另一場叛變則是發生在海上,海賊船上的船長待團員苛刻,底下本就有叛變的念頭,最後在頭子欲犧牲部下換取官兵放水,孫藝珍飾演的二把椅仗義挺身而出,掌舵全船命運。電影以兩場叛變開場,一場是了利、另一場則是為了義,利義之辯構成了電影的主題
儘管開場很血淚,但是電影接下來的調子卻是很娛樂的,不跟進政變的軍人搖身一變成了山賊,「執行業務」的過程簡直太過搞笑;觀眾也應該有期待,山賊跟海賊後來的山水相逢,兩團蝦兵蟹將尋找吞進鯨魚肚內的國璽經過熱鬧有餘不在話下,過程有如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呈現
除了搞笑喜趣之外,我想這部電影特別要講的是,在國家剛紀不振時,尋常百姓怎麼安身立命的故事;只是電影在刻意輕鬆的調性下,著墨並不多,月如說著:「當外敵入侵時,王公貴人總是帶頭先跑,留下無助的百姓」就是了,亂世中,每個人都有不想提到的故事
可是不多久她就被調戲,海賊頭子好傲嬌啊
另一個關於電影最有「韓國特色」的部份是結尾,帶有濃厚「主體思想」的味道,面對叛逆奪權成功的既成事實,遠離廟堂的前將也只能嚴詞勸戒君王,而朝鮮太祖也接受了,即刻下令送往明朝的童子、仕女回國,電影更特別解釋後來的年間,朝鮮王朝是以「朝鮮王寶」做為國璽,明朝御賜的那塊就不找了
不過後來明朝在朝鮮面臨倭亂時舉國相助,最後間接導致滅亡,明也算盡了大哥本分了吧
從電影可以看到的新鮮事還有,韓國有著鯨魚是龍王的信使這樣的傳說;至於「威化島回軍」的歷史舞台,在網路上查了一下,原來我前年在丹東的時候,根本就有擦身而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