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羅生門」,看完本片之後,我心裡下了這樣的小標語
電影看著看著,感覺有點似曾相識,原來本片也是從《告白》原著作者湊佳苗的小說改編,不過影片不像中島哲也那麼的風格化,很好咀嚼的多(所以《告白》的大賣簡直是奇蹟啊)
說很似曾相識,湊佳苗的故事寫作總是先丟出一個事件,接著輪流轉換場內觀點展開
影片一開頭就是「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見獵心喜的媒體工作人員馬上在 twitter 上討論案情,接著電視節目接棒炒熱話題,我想許多台灣觀眾對此應該都不陌生,天下烏鴉一般黑啊,商業媒體怎麼能不在乎收視率呢?所謂的專家說法,很多時候只是照著電視製作單位的腳本在講述「專業」意見
當電視節目暗示美姬就是兇手時,網路上的輿論很快跟進,美姬這個唯一的「特徵就是沒有特徵」的普妹一定是妒嫉公主的美貌和人緣才痛下毒手,案子就這樣了,直到出現一個反對聲音,美姬的舊識抗議她不是那樣的一個人
(儘管本來就不算是大美女型女優,但是井上在電影中也太路人系)
媒體小弟跑到疑犯的出身家鄉一探究竟,美姬又是另一個人,雖然並不起眼,但是相當善良,不會跟進班上霸凌同學,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是兇手?隨著新事實的發見,美姬在網路上又有了新的樣貌。電影批評網路暴民的企圖很明顯,同樣一個人,媒體的風向如何,網民就跟著認定是怎樣一個人,由於匿名性,不負責任的言論怎麼說都沒關係
然而事實是怎樣呢?被媒體騷擾幾近崩潰的美姬也以自白的方式寫下了自己看到的真實,正當人言可畏的悲劇時,電影很驚喜地來了大逆轉,我想所有觀眾都沒有想過真兇早就現身過了,真相既然大白,媒體小弟成了被祭旗的對象,還被人肉背景凌虐,嘲諷派遣員工之類的,這時卻又看得讓人同情,當時網路也是一窩蜂的相信啊。電影最後安排被害者與加害人的相會也是巧心獨具,雖然他差點害死她,但是她多善良啊
這部影片很貼近日常生活,我們是不是常常不知不覺就成了網路暴民呢?不久前台片《鄉民的正義》也有類似的主題,網路真的改變了人類生活樣貌許多;井上真央一向演出灰姑娘的角色,本來想說這部電影會有特別以往的演出,可是好像還是可以歸類在 Cinderella 的範疇裡?
看完電影我想到台灣網路上類似的知名情事就是督割事件了,整起事件將網路鄉民當白痴耍,義務役下士除草時眼睛受傷,軍方還不肯放人就醫,最後在大夥群情憤慨了一陣之後,原來真相只是一個爛兵不想當兵想提早退役搞出來的花招
然後這個事件也不算結束,爛兵後來竟然化身為所謂「台獨機關槍」又重新洗白在網路國度中活躍,太陽花運動的發動其實有著許多默默努力的 NGO ,如果最後只是由這些投機份子收割,那毋寧是種深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