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星光大道

2014_6_3  (040)

在重慶大廈的背包客棧安頓下來後,就近去到星光大道,短短這段路也讓我認識到了香港

從重慶大廈走到星光大道,地圖上的距離很近,但是卻不好到達,這才曉得香港很奇怪,行人都要走「隧道」(= 地下道 in 台灣),地上是優先讓車子先走的

此外這裡過馬路也有中國特色,哈哈,看到老外也這樣就跟著過了

經過一番折騰後,總算看到維港,可惜天色不算作美,灰灰的天空不是那麼討喜。維港的味道就像許多到過的海口城市一樣,如同淡水、高雄、丹東等,在尖沙咀對岸望著港島的高樓大廈時,不知怎麼的,我竟聯想到或許從朝鮮看丹東就是這樣子吧,然而兩岸的差距沒那麼大啊

2014_6_3  (042)

2014_6_3  (043)
(我要成為海賊王!復古海盜船張保仔號)

2014_6_3  (048)

維港沿岸走著走著,很快就看到星光大道,星光大道說起來就是裝飾維港沿岸用的,不算大的「大道」上有著許多香港影星的手印,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是因為香港電影的關係才來到這裡的

在兩岸各自政治對峙之時,香港以其娛樂產業異軍突起佔得一席之地,雖是彈丸之地,但是它的影響力卻不成比例的大!也因此,粵語應該是最多人聽過的家鄉話了,中國有著那麼多的家鄉話,粵語應該是除了北京官話外,最多人懂的家鄉話了,在去年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青春》中,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學生竟然會在大學表演大唱粵語歌,香港娛樂產業影響力至此!至於王菲在叫王靖雯時候,在香港也唱了許多廣東歌,但是在改回原名後,好像也沒聽過她唱過了,這也是一個象徵啊

2014_6_3  (049)

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了

現在多的是「合拍片」,在中國崛起後,中國影業也隨之開啟大片時代,由於 home market 是那麼的龐大,高資金大製作的中國大片也讓我看得瞠目結舌,相形之下,過去的港片都顯得過時小家子氣了。香港電影和也曾經引領風騷的台灣流行音樂,在中國站起來後,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插曲,只是因為共和國當年搞政治搞得天翻地覆時,給了港台時間跟機會……

未來還會有人記得這個黃金時代嗎?我的成長過程有著許多香港電影圍繞著,新一代大概就沒這份感情了。香港影業的興起,很大部份是因為上海影人南下香港所致,至於為什麼上海影人要「南下」呢?星光大道的看板想必不會提及,畢竟那是共和國不甚光采歷史的一面….

2014_6_3  (069)

2014_6_3  (071)
(李小龍真的是永遠的巨星,拳腳功夫打帝國主義的劇情在前殖民國家都受到歡迎)

2014_6_3  (072)

2014_6_3  (075)

2014_6_3  (077)


2014_6_3  (078)

2014_6_3  (082)

2014_6_3  (083)

2014_6_3  (085)

2014_6_3  (089)
2014_6_3  (086)

2014_6_3  (091)

2014_6_3  (094)

2014_6_3  (096)

2014_6_3  (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