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之城 南邦再發現(4):塔那磨里陶瓷博物館

2023_12_5 (009)

「明天開店嗎?」在得到機車行肯定的答案,我就去租車出發了

來到上次匆匆一瞥沒來到的陶瓷博物館,站在門口還不確定時,馬上就出現了一位導覽先生,說話的方式還真像從泰國電影走出來的一樣,哦!想到那部電影的名字了:《娘娘腔日記》。而我還意外有一位同行,很難得的日本人,對海外沒什麼興趣的日本人。都不知道他怎麼來到的

2023_12_5 (011)

2023_12_5 (037)

導覽先生說到,
「那麼你有中國血統嗎?」我好奇地問
「100 % Thai 」還真是看不出來,我還以為他有說

2023_12_5 (014)

1911年出生在廣東的陳森裕,來到泰國討生活,最初在越南(我在胡志明市也遇過廣東後裔)而後在南邦發現到適合做陶藝的高嶺土,人生有了巨大變化

他製作的公雞碗在泰國受到歡迎,自此在泰國有了一席之地,可說還算大的地

說到公雞碗,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但是卻有熟悉感,曾經在哪裡就看過了?仔細在爬梳資料時,原來就是周星馳的電影啊,《食神》中就出現了多少次

2023_12_5 (013)

2023_12_5 (038)

而公雞碗的身世也跟陳師傅的出身相關,最早最早公雞碗流行於中國閩、粵地區,華人到了南洋也連帶地帶進來,我記得小時候用過的餐碗,雖然不是陶瓷製,但是也有公雞的形象,或許跟這段過往有關

2023_12_5 (040)

2023_12_5 (047)

1997 年後,公雞碗再度受到歡迎,由於《食神》也是那幾年的作品,應該也有關係吧

2023_12_5 (042)

2023_12_5 (015)

2023_12_5 (039)

2023_12_5 (055)

博物館同時也是工房,可以看到匠人們熟練的技藝

這個時候,我想到一位很久不見的親戚,不知道什麼原因?大概是不想跟不熟的人接觸,所以畢業後也沒進去職場,如此也有二十多年了,因為她什麼也不要,所以沒賺錢也沒關係

我在想,她應該可以做這行的,這種工藝行業,根本不需要接觸人的,只要將手上的產品完成就好。以前看過寺廟相關各種法器的製作,也都是幾乎一個人完成

2023_12_5 (051)

2023_12_5 (052)

2023_12_5 (053)

2023_12_5 (024)
龍窯

2023_12_5 (067)

2023_12_5 (066)

2023_12_5 (078)

導覽說明這就是創業祖師最早的家屋

還是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個遠赴海外、身無分文的普通人如何得到了機會,成為成功人士的故事

泰國對於外來客就是一個福地啊,這塊福地收容了許多華裔在這個國家發光發熱,這裡也是一個縮影,類似的故事不再少數,只要夠努力泰國總是充滿機會

2023_12_5 (030)

2023_12_5 (064)

2023_12_5 (084)

離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搞笑的事,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機車鑰匙可以放進去,但是卻無法轉動也就無法發動

只好請求商店的工作人員協助,沒多久她就知道原因了
你的鑰匙是 Honda ,但是這台是 Yamaha

原來我根本騎到別人的車子去了,我隨手一掛的塑膠袋根本就掛到別人的車子上了

有夠搞笑的,店員也笑了,無事解決後,繼續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來到南邦這個千里之遙的陶瓷博物館後,我也想到一個往事就是,有次好像是搭著火車到桃園還是台中,車上看到兩位韓妹觀光客,我正好奇她們要去哪?她們在途中的鶯歌就下車了,大概是去鶯歌的陶瓷博物館。我都還沒去過啊,好像鶯歌的陶瓷博物館有空也該去走走

2023_12_5 (085)

不過回來後,卻在網路上看到一則關於南邦的消息「中国制造仅5铢还送货到家!泰国“南邦鸡碗”厂家直呼扛不住!」

中國也複製了一樣的產品,而且價格更低廉,低價傾銷之下,對於南邦的固有陶瓷產業造成了莫大的衝擊,許多工廠因此關門。對於過去的中國人,泰國是塊給予機會的福地:但是對於泰國而言,中國是個朋友?敵人?這個巨大又離不開的鄰居,同時也是帶來毀滅跟打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