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離開松達寺,來到昨天探路就來到的瓦洛洛市場,昨天到來的時候,第一個印象是,好像又來到了在曼谷的 Chinatown !這裡可以說就是清邁的 Chinatown 吧
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城總是有那麼多的金鋪行,也許跟地下兌匯有關?
又或者就是過去庇護體制下所留下的家傳事業
來自中國的移民在抵達泰國後,由於被視為外來者的身份,所以不允許政治上的角色,因此轉往商業發展,之後又演變成本土政治精英與華商的相互合作,政治人物授予華商特許,而華商回報以支持;及至今日,泰國總理已經多位華人背景,然而他們已經泰化到完全不會說漢語了,達新打破的遊戲規則就是以商業大亨同時掌舵國家大政,他確實可能被皇室視為威脅
另一個名字叫「龍眼達叻」,中文沒這個字的「達叻」就是泰語市場的意思,中式牌坊以及石獅應該大家都不陌生
瓦洛洛市場的建築外觀充滿斑駁的色彩,歲月在此留下了這樣的痕跡
既然是清邁的 China Town,在這裡遇到一間關帝廟也不會叫人意外
當地人樣貌跟漢人差不多,不過他們是講泰語的,心中有很特別的感覺,在大中國式的民族教育下,「炎黃子孫」的身分是那麼神聖不可動搖,然而在泰國,這些國家的神話都是被打破的
漢式廟宇的裡頭絕對不會陌生的
然而這個應該是不會在台灣或是中國的廟宇供奉的「神」,「大王王娘」祂們就是泰王泰后
覺得很新奇嗎?就像是旗津也有的蔣公廟一樣,漢人將崇拜的人物死後立上牌位一直都是個傳統
泰式的廟宇裡頭可能都只是佛陀或是得道高僧,反而在漢式的廟宇中,泰國人的王是被供奉膜拜的
還看到中國的地圖,繪製以很有趣的一中各表,包括了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才看到這個地圖根本台灣的地圖社印製的,實在太剛好了
瓦洛洛市場裡的商品以農產加工品為主,要說特別嗎?好像也未必,不過市場的吸引力就在它總是個生命力的地方
在這裡又試了一次芒果糯米飯,芒果還是比較習慣台灣產的味道,如果是用冰的芒果,我想會更好吃
這道菜製作上應該不是很高難度,可是在台灣好像還沒看到有人引進來
看到老達叻百年紀念的老照片,這個市場從進來後,我的感覺是這裡應該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吧;來自中國的移民是怎樣胼手胝足,最後在異鄉取得立足之地,這些個小小店鋪都養活了下一代落地生根啊
這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部短片的畫面
又回到旅舍整頓了一下再出發,常帕門這的大排檔有泰北香腸跟 BBQ,對於前者,我只能說還蠻特別的,泰北香腸有種吃甘蔗的感覺,不知道怎樣製作的,有種「絲」的口感;至於後者,雖然說不特別,但是它的醬汁甜甜鹹鹹的,搭配起來很好吃,之後我又吃了很幾次
晚上再出發來到清邁夜市
Chiang Mai Night Nazaar 整個商場空空蕩蕩的,不知道是因為泰國政潮的關係還是怎樣?不過這個商場也有好的一點是,總算遇到一間不用付費的廁所了
外面擺攤的樣子好像台灣的夜市啊
周邊也有各個集團圈地搞的夜市市集,逛起來感覺都一樣,好像跟在台灣差不多耶
這裡有個小插曲是又聽到熟悉的閩南語,或者說是福建話,聽著新加坡遊客講著 Singlish 夾雜著熟悉的語言,感覺很親切
時間殺的差不多,很虛的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