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Thailand?
這個答案真的是在簡單不過了,泰國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人出國觀光的大宗目的地,小學時就收到由同學轉贈的鱷魚皮包泰國紀念品。她可以說是一個價美物廉的地方,便宜又好玩,與現在相比,過去更是俗又大碗,因為九一一反恐大旗舉起,低廉油價已經不再,現在反而出國的門檻還要重一些
但是也因為這些年,網際網路的發展,旅行的資訊非常容易收集,旅行的門檻也降低許多,Google Maps 就是我覺得好不可思議的玩意,我總是迷戀著在陌生國度的地圖裡一一標定那些讓我神往的地點,然後想像有一天我能真的站在那裡…世界就是變很大啊
而在佛寺、按摩、人妖這些過往的泰國印象,現在新一代對泰國的認識可能更多來自她的影視作品。泰國電影就是這樣的一道窗戶,首先是泰國電影以陰森森的鬼片吸引到台灣人的注意,雖和日韓鬼片不一樣的味道,台灣人也相當能接受,包括那總是寓意的業報概念、以及後期泰國人不忘在恐怖片裡加入的泰式幽默;而後是泰國一系列的校園愛情電影,雖然說有時候還是不太習慣影片的節奏和「泰式幽默」,不過許多作品都是紮紮實實打動人心,從心底昇起一股暖意;而在商業製作之外,泰國的藝術電影也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只是這部份在全世界都是小眾,不見得很多人都聽過 Apichatpong 的名字
和去年到過的北韓比較起來,泰國的資訊大眾多了,不過雖然書籍很多,但是深刻的很少,大多都是很表面的觀光 guidebook 而已,這方面反倒是空白許久的北韓還更豐富更有深度(雖然說還是很少人看了書就會去的啦),要認識泰國,大概香港出版的這本《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比較有內容。
至於台灣出版的書籍,很可惜就大多是以上的內容而已,不過即使如此,泰國因為價廉物美,同樣的錢我可以在這裡待比較久,而且還可以累積背包旅行的經驗值,泰國觀光業之發達應該不用多說了,希望這趟旅程能夠見習一些,並且試試自己的英文能力,北韓式的「險惡之旅」以後再說。去年赴朝旅行雖然還是一個大事件,不過全程只要用中文就可以了,感覺挑戰性不夠,我想我的語言能力還沒有到需要依賴旅行社才走得出去,希望這趟旅行能夠遇到能夠聊聊的老外,彼此切磋一下,如果遇到是老外美少女那就更好了 (# ̄▽ ̄#)
哦~是的,其實只要到泰南三府,去泰國也可以是場「險惡之旅」,不過這次真的就是走一般路線了
對了,其實一直到出發前,從沒想過要臨行前夕會遇到「黃衫在起」事件,達信的陰影一天不除,泰國政局就永無平息之日啊,沒想到最後意外多了點「險惡之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