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

2022_8_19 (308)

從宛如菜市場的南美館二館來到一館,這裡才是美術館的印象,本來美術館就不算是大眾娛樂,一館的觀賞品質要好相當多

說來慚愧,原本我不識蔡草如是?

出發前在圖書館借到一本書提到了這個名字,一查之下,此時正在南美館有展覽,剛好可以跟地獄展一起看,這簡直是完美的巧合

跟地獄展的瘋狂話題比較起來,草如仙前輩的展覽 Youtube 非常少的點閱數,實在太可惜了啊

2022_8_19 (318)

此刻正是中元節時期,心中特有感觸,這是很早之前在台灣能看到的景象?

由本土畫家紀錄留下這樣的紀錄,難得也令人欣喜

2022_8_19 (319)

2022_8_19 (320)

2022_8_19 (321)

赤崁朝旭

這幅作品是這次手冊上的主識別,來到現場很令人感動,我不是很懂畫,但是呢~即使是這麼愚騃的自己,還是體會到了,畫在現場看是不一樣的,就算是你已經知道了,在平面上螢幕上看過無數多次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畫家捕捉再現的朝旭色彩,我不知道用了怎樣的技法,只是這幅畫讓一個門外漢的自己,也想起許多旅途上的日子,我看過這樣的朝旭

令人感動就是,我們有這麼好的畫家記錄到了這一切

生平致力繪事,尤重寫生,出門旅遊,總不忘攜一畫本,目之所視,興之所至,總想收於畫本中,尤愛鄉土風情,質樸純真之景物,欲借畫筆來表露對天地之愛

草如仙自己是這麼說,應該許多觀者可以感受到那份愛吧

2022_8_19 (322)

2022_8_19 (342)

他在台南的寺廟留下了許多作品,爾後因為潮濕的天氣(南台灣不是都很熱?),作品保存不易,不多久就會褪色,後來就轉向於容易收藏保存的平面繪畫

不過他的足跡也夠廣的,我想要去親炙真跡,離市區一段距離的開元寺是最容易到達的,開元寺也是我從書上讀到而與結緣的。我想這就是下一趟來台南的口實

2022_8_19 (315)

2022_8_19 (335)

草如仙還有負笈海外的作品,他曾經應諾宗祠的邀請,來到泰國為徐姓宗祠作畫,也在路上留下了作品

湄南河的佛寺,有些懷念啊,似乎都沒有變過

曼谷以西是我多次去泰國還沒到過的地方,佛統是怎樣的地方?先看看這裡的畫作,日後再來比對

2022_8_19 (336)

2022_8_19 (326)

2022_8_19 (327)

2022_8_19 (329)

2022_8_19 (355)

2022_8_19 (353)

2022_8_19 (313)

2022_8_19 (334)

2022_8_19 (064)

2022_8_19 (333)

2022_8_19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