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拍過《日光夜景》的楚浮看過本片,會有怎樣感受?也許會心一笑?
雖然說《日光夜景》中是從導演的角度出發拍一部電影的拍攝,《低俗喜劇》從監製出發,但兩者都是關於電影的電影,寫給電影的情書,彭浩翔能夠將拍的這麼低俗卻又爆笑還真的是一絕
本片將監製(Producer,台灣電影圈通常翻成製片)以陰毛比擬,雖然聽起來很「低俗」,但是卻很到位,監製就是在金主間跟導演間充當緩衝,手握資金大權,要去跟金主籌錢、要去盯導演作業管控預算,有人說電影是造夢的工業,但是時常要去提醒導演面對現實的,就是監製的工作。
杜汶澤出演的監製,除了向觀眾我們介紹他的工作外,他也同時是家庭跟工作間的「雞巴毛」,雖然搞三級片好像不是很體面跟入流的工作,但工作之外,他是一個尚稱愛女兒的父親,「我不放棄女兒」,好像是在跟伊莎貝拉中那位不負責任的老爸對話(無獨有偶的,「春嬌」楊千嬅也是驚鴻一瞥的嘎了個角色)。
劇情這個部分讓我聯想到的是爾冬陞的《色情男女》,「哥哥」張國榮飾演那位在商業票房與藝術水準間掙扎的年輕導演,也是在事業跟感情私領域裡掙扎,不過1996年的「色」片中,電影工作者還有藝術價值上的追求,只是不得已下海拍三級片最後而「悟道」;「低」片就只是一位尋常的、為了要掙錢負贍養費的電影工作者的故事。
而「色」片中,香港電影工作者籌措資金要跟黑社會的投資方交涉,到了「低」片,則是往內地裡找,背後反映的港陸之間一上一下,今非昔比,我想很多人都料想不到吧,當年被港人揶揄的「表叔」、「表姊」們,現在都發了、闊了,還能倒頭餵養港人奶水
時空轉變,港產電影需要去找內地資金,這段尋求內地資金的「經歷」光怪陸離有著導演錢些作品講 Urban Legend 的味道,但是是放大板的,雖然說「廣東人什麼都吃」,但是片中一字之差的地方更厲害(西)!為電影「犧牲」,是片中最大最低俗的笑點,多年觀影經驗還未嘗見過哪位導演拿那件事來當「笑點」的,但是那真的很好笑(掩面)
這部片也搭上本土化的浪潮,電影中用到的粵語諧音笑點,我想還真只有港人比較能體會吧
還有「色」片有舒淇,這片則有另位「爆炸糖」,「爆炸糖」陳靜在本片的演出很亮眼,她表現了層次,爆乳裝跟小女孩中的大姊姊很分明,不知道她有參考過舒淇的表演風格嗎?就算是模仿也是很到位,或許以後可以期待除了「絕技」之外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