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布丁酒店位置優越,地鐵站出站走一下就到,然後瀋陽的第一景點故宮也是很快就能到,短暫休息一下我就去參觀了
瀋陽故宮不愧是經過 UNESCO 世遺認證過的地方,擠滿了四處來的觀光客,所幸今天人還算少,所以很快就入場。
瀋陽故宮跟鴨綠江斷橋相比,人氣也有所差距,當然在中國境內,斷橋還是知名的紅色警區
其實到瀋陽有點是「順遊」的味道,當然我也是對滿清有很大的興趣,不過因為爬朝鮮資料就夠累的了,所以…..
這裡我做的功課很少,我都搭便車,聽導遊講解,不是說對清沒興趣,畢竟它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然後以少數民族之姿宰制中原之久,讓蒙元一朝看起來只是一個插曲,清廷仍影響著現代的中國,包括今天的疆域,有許多是由這個少數民族打出來的,滿清怎樣以一個少數民族之姿,征服了漢人土地,又擴增到突厥人、圖博人、蒙古人的土地上,民族之間的羈靡結盟關係,想想也是個大問題
而這樣顯赫的民族又是怎樣消失在當代的舞台上呢?想到我在台南孔廟也有看到清朝所立的下馬碑,上面的滿文很容易就可以讓人識別是由滿清所立的,但是這種文字現在還有人使用嗎?傳統的直書蒙文「禮失求諸野」在中屬蒙古╱內蒙還能找的到,還有人在用,反倒是征服他們的滿人好像沒人使用滿文了。在台灣政壇上赫赫有名的兩位政要,金溥聰以及關中都有滿人的血統,但是外表也跟漢人無異了,當然他們應該也不會滿文了吧
幾百年前,「楊州三日,嘉定三屠」的慘烈,早已付諸笑談中了…..
崇政殿
滿州人入關征服中國前的皇宮,皇太極在這裡辦公,這裡比後面遷都到北京的故宮要來得小的多,看過《末代皇帝》的人,大都能體會什麼叫一入宮門深似海吧,北京故宮要比這大的多,可是還真想不到就是從這小小宮殿,滿州人奠定基業,後來征服了中國全境,不像蒙古人短暫而亡,滿州人主宰了中國兩百多年,滿州人擴充的領土,過去被中華民國繼承下來,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接著領受了這份遺產,而打下這塊土地的民族,已經消融在其所創建的「中華民族」中了
鳳凰樓
乾隆所題的「紫氣東來」,不過我比較喜歡上一個皇帝,他爸爸雍正,有一面的我就是那樣嚴厲苛刻!「朕非中國人」、「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雍正在《大義覺迷錄》就曾經這麼說,就是這樣的主中國之事的外國之君,中國才有今日的面貌,如果說最後一個皇朝是明代那樣內向自守的漢人政權,今天中國的疆域會小很多。
關雎宮
參觀邊聽導覽,這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住的地方,宸妃海蘭珠原本是庄妃的姐姐,但是隨同妹妹見到皇太極,皇太極被煞到,一定要娶他回去,他真的滿足了很多男人的夢想,納姊妹於一室
清朝皇帝娶蒙古女子也反應了清初與蒙古部族結盟,進而宰制漢人土地的經過,至於「關雎宮」這個名字,絕大多數應該都曉得從《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的吧,由此可見皇太極真的很喜歡她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大清」的國號也跟蒙古有關,此字源自蒙古語「Daičin」(意為「卓越」、「善戰 ),蒙古人雖然北逃老家,但是在清朝時是以間接統治的樣貌返回中國
大政殿、十王亭
這裡是努爾哈赤所建的宮殿,宮殿上依舊有在中國象徵吉祥的龍,不過這裡顯得比較迷你了些,十王亭則和八旗制有關,因為君臣合署辦公的關係,所以兩組建築建在一起,有多少的日夜,滿州人是怎樣的籌謀征服中國大計呢?歷史已遠,只能想像皇帝及他的手下焚膏繼軌的模樣,最後終於神州易主
這裡拍的不是很好,也許可能跟上午舟車勞頓有關;或者因為天氣因素影響興致;又或者是一個人的旅行很孤單,心情還沒調適好,總之,很快地把中晚餐解決,就回旅館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