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好,但是在時間可能來不及下,還是沒去一直很想去的草嶺古道,轉而來到坐上捷運沒幾站就能來到的大稻埕
來到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也是事前沒有的計畫,本來是想要去探訪同安人建立的古廟,不過在捷運出口看到指示,那就來吧。今年正是文協創立的一百年紀念
想起來之前去日本旅遊,很會話題行銷的日本人到處都會有 xx 週年,因為日本的歷史比較長,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某個歷史事件的週年紀念。可是台灣好像還缺了一點
那時候的台灣風起雲湧
我想先感謝一下導演葉天倫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就叫《大稻埕》
電影講述的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那個世代的台灣人的反抗、追求理想,諸如「治警事件」、「台灣議會請願運動」….我想很多人都跟當時的我一樣,透過電影才知道過去的台灣有這麼一段故事
前身為古蹟「台北北警察署」、也是舊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內留日據時代扇形拘留室和水牢,揭開神秘面紗歷史,民主先驅蔣渭水等人曾監禁於此。
看到這個扇形拘留所與水牢,我有印象了,很多年就聽過台北原來有一間警察局是古蹟,原來是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更原來是「臺北北警察署」
原來以前去朝代戲院(停業了,哭哭)看電影時,可能就曾經經過,一樣也是過了好久才來到這裡
1998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06年成立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到2018年才正式開館:取材查詢一下,歷史沿革是這樣的,開館也沒幾年
這樣的設計讓人聯想到傅柯《規訓與懲罰》中提及的全景敞視監獄(Panopticon),雖然說我還是沒啃過這本書,而且也過了會啃這種書的年紀了
只要一個人少數人看守就能監視所有人的便利設計
放映頭條:專訪《大稻埕》導演葉天倫 - 放映週報 funscreen-No.443
【博物之島專文】從鱸鰻頭的拘留室到博物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光榮翻身 –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cam.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