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還是歐洲嗎?我是說,歐洲還是我們印象中金頭髮白皮膚的歐洲嗎?
除卻旅遊資訊的印象外,在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運動場上,許多歐洲的「國家」代表隊,多少都有幾位我們會注意到黑皮膚或是黃皮膚的運動員代表著歐洲國家出賽,他們雖然不是金頭髮白皮膚,但是卻「代表」著歐洲,歐洲的樣貌和我們印象的很不一樣,歐洲的移民問題始終方興未艾,前些日子在報紙上多少有印象的是,歐洲議會對禁戴頭巾的立法,至今爭議平息了嗎?
這樣的社會脈絡很自然的成為一些電影導演的題材,反映在電影中,演出Amelie 的帥哥導演 Mathieu Kassovitz,在當年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恨》(La Haine ,1995)是我最早有的片面印象,多年後,也是法國電影的《大獄言家》 (A Prophet 2009,直譯就是「先知」)一樣在坎城獲得榮譽。不僅是在法國,最給人和平印象的北歐也沒有自免於移民問題中,如沒多久前的震驚全球的挪威殺人魔便宣稱他的行兇動機在於對「歐洲伊斯蘭化」的擔憂,這部同樣來自北歐國家瑞典的《PLAY》也是呈現出這個面相的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