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本來想來看展的,不過好像適逢週一休息,而只留下了這張照片,我覺得很巧的是這樣的一個展覽—-北韓脫逃者—–竟然恰巧位居在韓國餐廳上面,真是美麗的巧合
還有如果沒在報上看到的話,還真不知道有這個展覽空間,話說公館這帶我也是很久沒來了,因為每次來主要還是在誠品那附近活動,這次到大學口那才知道原來函庭漫畫也消失了,這就是無常啊
哦哦~原來是週三到週日啦
(後來補拍的) 對我來說,TheCube也是個神秘的地方啊
TheCube雖不大,展覽作品也不多,不過還是提供了一個新鮮的視野
展場工作人員請教過說可以拍環境為主的照片,不要 Close Up 作品就好,所以此行記錄如下囉
另外除了作品外,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關於北韓的展覽品,書報、明信片、紙鈔郵票等
▲ 哇!北韓明信片、紙鈔郵票,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說(但是明信片可能是複製的?不太曉得朝鮮使用的材質?)
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附帶地址:
以及相關簡報一則:
脫北者驚險之旅 張乾琦全紀錄
2012-02-18 01:2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從中國東北延伸至寮國,跨過湄公河到泰國,這條路線稱作「亞洲的地下鐵路」,也是北韓難民逃離北韓的首要路程。這群外界稱為「脫北者」的北韓難民,目的地是抵達南韓並取得居留。攝影家張乾琦二○○七年跟隨記錄一群脫北者逃到昆明、輾轉抵達泰國的驚險黑暗之旅,前後花四年完成「脫北者」系列,部分作品現於台北立方計劃空間展出。
五十一歲的張乾琦是國際攝影組織「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會員,這個組織的宗旨是藉由攝影關注世界與環境議題,張乾琦是馬格蘭至今唯一的台灣攝影家。二○○七年至○八年,張乾琦接受《國家地理雜誌》委託前往中國東北拍攝「脫北者」專題,透過影像記錄這段隱密又危險的逃脫路程。
一九九○年代末,北韓發生嚴重饑荒,兩千三百萬人口至少有一百萬人餓死,有人開始逃離北韓跨越邊界到中國、日本、蒙古和東南亞等國。大多數脫北者目標是抵達南韓尋求庇護,但前提是中途沒被逮捕。
張乾琦表示,逃難旅途危機四伏,得花上數周、數月甚至數年時間,如果被逮捕,脫北者會被遣返北韓,送入嚴酷的勞改營或判死刑,家人也會受到牽連。與張乾琦同行的脫北者至少六名,從東北到泰國花了九個星期。脫北者透過韓國大使館向泰國移民局自首,以非法入境罪名入獄兩個月,出獄後送到南韓。
張乾琦在動態影像作品《逃離北韓》中,讓脫北者自述逃離過程。「大家的身體和情緒都很緊繃,一路上變數很多,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是誰來敲門。」
多數脫北者身分無法曝光,只有一位「脫北女」正面示人,「女孩的家人都已逃出去,她是全團唯一能暴露身分者。」
「脫北者」個展中,張乾琦不凸顯逃脫過程的驚險,反而對北韓社會氣氛的著墨較多,對照脫北者的行動令人感到荒謬。如《主體思想塔》是一座火炬造型的高塔,隱喻北韓透過思想教育實行極權統治。《偉大的領袖和敬愛的領袖》拍攝領導人紀念館中,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展現親民的畫像。《平壤》是個展中唯一彩色照片,張乾琦從下榻飯店拍攝外觀摩登的高樓林立,展現北韓美好又進步的現代社會形象。
此外,張乾琦在北韓錄製到的聲音也於展場播放,包括北韓主播李春姬播報警告南韓和美軍聯合演習的新聞內容。北韓旅遊嚮導向旅客解釋「三十八線」典故,以及北韓人民大合唱《阿里郎》等表演節目,予人對北韓更添神祕遐想。
抵達南韓的脫北者,有人出現環境適應和謀生困難等問題,張乾琦說曾聽聞有脫北者想回北韓,因為發現「這世界沒有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