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

北野天滿宮接著來到鼎鼎大名的金閣寺,在路上的 Lawson 順手買了些東西果腹,鄰座坐的是…….阿泰!

這次來到京都,終於看完《古都》,但是三島由紀夫以此地為名的作品很可惜還是沒有拜讀過,有看過文學作品再來到現場總是能夠增添不少旅情。《古都》寫出京都四季的季節感以及各個季節裡的行事,兩姊妹間微妙的情緒變化,也是相當日本的表現。十分推薦

所以只能留下這段之前讀書時引用到的片段:

像黑夜中的月亮一樣,金閣寺被當作是黑暗時代唯一的光明象徵,因此,我幻想中的金閣,周圍必定要有一片黑漆漆的背景。在黑暗之中,那美麗細緻的木柱,靜靜地屹立,從裡面發出微光,不管人家對它做何評價,美麗的金閣必須默默地呈現出雅緻的構造,默默地忍受周遭的黑暗

2017_11_19 (055)L

2017_11_19 (058)L

2017_11_19 (067)L

2017_11_19 (068)L

2017_11_19 (069)L

2017_11_19 (075)L

令我一眼就注意到的「目玉」是屋頂上的鳳凰,似乎引領著往自何方。在書中一樣有相當精采的描寫:

我又想起那隻立於屋頂,經受長年風吹雨打的金銅鳳凰。這神秘的金鳥,既不報時,也不奮飛,一定忘記自己是一隻鳥吧?然而,以為它不飛是錯誤的。別的鳥都在空中飛翔,這隻金鳳凰也應該是展開光明的羽翼,永遠飛翔於時間的海洋里。

時間的波浪不住地扑打著這雙羽翼,接著向後方流逝。只因為正在奮飛,鳳凰只要顯示出不動的姿態,怒目而視,高展羽翼,翻動羽尾,用金色的雙腿穩穩站立,這就夠了。

這樣一想,我覺得金閣本身就是一艘渡過時間的大海駛來的美麗的航船。美術書上所謂「壁少而通風的建築」,就是想像為船的結構,以複雜的三層屋行船面臨水池,也就是引發人們的想像,把池水當做海洋的象徵。金閣度過了眾多的夜晚,這樣的航海無窮無盡。而且,白晝里,這隻奇異的航船停泊下來,供俗眾任意遊覽;夜間,藉助周圍的黑暗,鼓起屋形的船帆,繼續啟碇航行。

2017_11_19 (077)L

2017_11_19 (079)L

2017_11_19 (080)L

2017_11_19 (081)L

2017_11_19 (082)L

2017_11_19 (083)L

2017_11_19 (091)L

2017_11_19 (087)L

2017_11_19 (086)L

2017_11_19 (092)L

2017_11_19 (095)L

回程因為公車坐錯方向,最後只好坐回來,車上看到古本市場,立刻下車去逛一下,反正有一日乘車券,一逛不得了,裡面的漫畫價格似乎比起 Bookoff 還便宜,我也不想回大阪在買了,這裡就可以先入手!Jojo 買了六本,做為亂入的外國人,我也不是第一次了

這次來日,幾乎都是說日語,簡直日本語試驗!然後傳說中,中國語的 staff ,我很少看到,宿泊時看到總數是零。因此京都仙洞御苑遇到中國姑娘,我才特別說了好久沒說的中文

此外,英文環境還是不夠多,因此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有的台灣人不會日語還能來日本旅行那麼多次,語言能力不是更能入味嗎?更何況日本的日語情報就是豐富太多,不是用猜漢字的方式,而是好好學習知道自己的限界到哪

當然泰語也是啦,不好意思說,雖然日語字彙比起泰語多出太多不是一個檔次,好像溫暖的地方比較喜歡耶

當然不管日語或泰語,對天才都不是問題啦(漫畫角色上身了)

中途下車儘管出於偶然,但是偶然往往造就衝動,難道只是偶然?而不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