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完成了泰國四部踏破,回想起來不算太滿意,整趟最高潮就是九皇齋節了,以及 GMM 發佈會。泰南海灘行,如果知道海邊會下雨,那當然是連去都不會去,整個失算,於是之後有點失去方向,不知道要幹嘛?而且這個時候打發時間的電子用品,一一出問題…
還有那年的匯率實在太爛了
甚至我還懷疑,我還能繼續上路嗎?原來旅行也會有厭倦的時候,特別是新鮮感都不再的時候
最後還是在旅舍遇到一對來自蘆洲的兄弟檔,讓我有一種被救到的感覺。他們是第一次出國,眼神充滿閃亮亮的星星,什麼都很新鮮什麼都很有趣!
才想到當時的我也是這樣的,沒想到會有一天因為已經習慣成為了一種日常,「日常」當然不會帶來任何刺激的感受
可是基於「雪恥」的奇怪念頭,我還是計畫隔年再度挑戰!隔年我計畫跨越到海洋東南亞。「幫我保管一下便利商店的限定商品,我明年還會來」我對旅舍的職員這麼說著,卻沒想到 ….. 後來的事就不用多說了,世界陷入天變地異
還需要再亂想什麼旅行對自己的意義是?不用在胡思亂想了,因為根本沒有出境旅遊的可能。過去已經習慣的日常,變成一個遙遠的奢求…走到沒有新鮮感的曼谷街道,因為三年的隔閡,我開始想念那些遙遠的日常
不過隔年 2020 年,重新在台灣旅行,倒是有再發現的滋味,其實台灣還是有很多很多地方沒到過呢
只好期待 2021 年,一樣也落空,乾脆好好存點錢。過去因為都花錢在旅行,導致資產增幅速度緩慢,心裡也是沒有踏實的感覺(終究我跟東南亞人的領光花光還是不一樣),沒花錢存起來、股票的長線部位長大、短線交易好運賺到幾筆,加一加快要到達一個水位高度,也就是日後,就算我在旅行花了一筆錢10w,我還有一筆錢10w X 10,這樣讓我比較有安全感多了,我是在花錢,但是最多就這年打工的錢,還是有一筆資產保底
其實休息這些年,我應該要好好整理照片跟遊記,但是基於「財政紀律」,我還沒有投資繪圖螢幕跟新電腦、甚至是新系統。整個資產規模跟以前相比已經好很多了,可是我還是堅守原則,是不是太有原則了啊
倒是一些裝備,不知不覺中全部都更新了,這次不會發生上次行動裝置充電龜速,搞到我都怕沒電用;筆電也換過了,又輕性能還更好,這次也不會再發生壓壞螢幕的蠢事了,事不過三。其他相機用輕巧的系統;登山背包也換大了,那個 Deuter 原來太小了,如果旅行要超過一個月的話;Cabin Zero 比盜版包要輕要好背
這一天終於來到跟媽媽告別,我又出發了,每次我還是有點罪惡感,自己太過任性了,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夠股票賺大錢啊(AMD四倍、陽明三倍明明有機會!),這樣我會比較好過一點,對自己對家人。至少這次因為包包比較大的原因,我可以帶一些堅果回去
公車坐到中華路北站,再走到北門站,這裡遇到了第一個幸運,我懶得再走坐電梯下去,沒想到太對了,因為手扶梯在維修中
暌違三年的機場快線的路上,沒想到三重新莊又那麼多新建案在推動,三年前應該都沒看過。有時候我很懷疑,如果台灣步上日本的後塵,少子高齡化乃至於人口減少,那麼多的房子是要賣給誰?不要想太多,也許下次來,很多建案就完工了,又是另外的景象
來到機場感覺機場的人數已經多了一些,但是沒有完全復甦
已經不是年輕人的我竟然還是在機場過夜了,因為不曉得附近的旅館還有沒有接受入住?又是幾點?或者根本就是懶得再走了
找到一個地方跟一群不知道什麼國家的團客睡在一起,抬頭一看麥當勞叔叔好像是守護神一樣地保護我們(?!)雖然很吵我還是入睡了,醒來後那些團客已經不見了
起來後去到機場的小七覓食,在泰國的第一餐是打拋豬義大利麵也是特別。至少台灣還沒看過,義大利人大概又有別種感受
天亮了就是要進城了,其實我已經看到接駁巴士,不過不曉得哪來的蠻勇,我想一探究竟!
重新出發當然也要從未曾體驗過的機場快線開始,但是我一直沒看到指示,我在機場外看到遠遠發亮好像是車站,於是就走過去。原來在二航廈有尚稱清楚的指示,我終於找到了
是的,要在二航廈,我還連這種資料都沒在蒐集
沿著指示走著走著,來到這條路時,我簡直五感沸騰。幾年前,或者說清楚一點,七年前時我一樣用著莫名其妙的蠻勇,想要從機場坐火車進城,剛聽說到有這條路線很新奇,後來在一個很隱蔽的地方我看到指示,那次我坐了還好幾次吧,而七年後可以說是一個大翻新啊,簡直等同過了三四十年,泰國以前的火車系統實在是太懷舊了些
一車上都是通勤的學生上班族,我一個背著大背包笨笨觀光客的樣子簡直是異類,我有些懷疑我回來也要坐這條線?好像接駁巴士還更方便,至少不跟民眾搶位,這時候才體會到台灣的機場快線有行李放置處是多麼貼心的設計
不過後來我看了一下資料,這條線路不僅是機場快線而已,更像是只是期中一段,以後還要延伸到大城龍仔厝等,咦~台灣也是一樣的
泰國的鐵路電器化終於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