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心: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觀音名作特展」 青田書院

2022_7_29 (03)

住台北那麼久,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

契機來自上次去當代藝術館,順手拿了一張文宣,雖然是介紹台南的「地獄展」,但是南美館同時也有蔡草如、夏荊山等人的展覽,很巧的是兩人都是跟宗教有關的創作

一樣順手 google 一下,才知道此刻在台北就可以看到了,因此我來到了這裡

2022_7_29 (11)

坐在這裡吸收一下背景知識,聽到有觀客跟剛剛送襪小妹有對談,原來她是現役大學生呢,那位先生可能不住台北,連北科大都不知道。話說在 N 年前,北科有女生是難以想像的事,就跟舊的光華商場也拆遷很多年過去了,那些往事都是歷史了

沒想到接著也跟這位小姑娘有交流,我有點好奇你是佛教徒嗎?她說不是,我說鍾馗圖我還沒想過,才不久前在網路上看到京都也有鍾馗像的製作,但是只有一家。日本的鍾馗有點類似鬼瓦嗎?就是放在屋頂上面,但是去京都的時候沒有注意到

她說夏老師在京都待過七個月,京都是中國的首都?她的意思應該類似唐宋在日本吧,某些中國的文化確實在京都保存地更好

接著我就說,因為去旅遊想要弄懂他們在做什麼,才對佛教文化美術有興趣。但是沒想到講著講著我都在批評佛教,佛教有龐大的知識體系,也不曉得他們怎麼弄的,就是能寫出一堆書來,光是中觀這個概念的提出,又有多少本書去闡釋它。而佛教僧侶就在其中爭辯不休,西藏的辯經如此,更可以追溯到玄奘在天竺力戰群雄,論證第一。而玄奘支持的汰弱換強似乎不是那麼慈悲,辯輸的就丟掉吧,我還講到更早時代,僧團因為紛爭讓佛陀也無法調解,佛陀只好隱身到森林修行,因此有猴子大象的供養故事…..

佛教說起來不是那麼和平……

等等,我太激動,忘記她能否接受,還好有一位男同事來解救她,不然我還想講到佛教的厭女色彩呢

不過跟小姑娘對話,就夠讓人一天都有好心情。發現去日本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能夠跟日本的打工妹接觸

2022_7_29 (10)

2022_7_29 (18)

2022_7_29 (15)

2022_7_29 (22)

2022_7_29 (19)

2022_7_29 (14)

2022_7_29 (29)

2022_7_2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