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齋節」第一次聽到這個節目以及看到那些照片,讓我心中很是驚奇,原來在遠方的國度中也有類似我小時候看過一次的乩童、原來在外國也有一樣的習俗,而好像還更……瘋狂?!我打算要去見識一次場面!
終於到了預定的這一刻了!
而我想先提一下行前的心境,前一年在東京上野留宿時,有天在附近的阿美橫町閒晃時,無意發現了一間寺廟鶴立雞群於食肆之中,因此駐足寫真一枚。奉祀的「摩利支天」還真不曉得是?只是想說有一個「天」,大概跟七福神當中的「大黑天」、「毘沙門天」、「辯才天」一樣,都是來自印度渡海而來的神祇
仔細 google 一下,果不其然,而除了來自印度外。原來「摩利支天」也有一些跟九皇齋節有關連,好似這是一個啟示,告訴我一定要來
話說重頭:星宿信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摩利支天」,有了現在「斗母」的面貌。「九皇齋節」的起壇就先從普吉各地廟宇的斗母宮開始
斗母,簡單一言說明就是北斗七星的老母。中國最古早的信仰就是「星宿信仰」,早自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二十八星宿的文字以及青龍白虎的圖樣
古人望著天上明亮的星宿,特別是位在北方永遠光亮的北斗七星,這七星指引著方位使人們不會迷途。在農業時代,還能指引四季的更迭:「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鶡冠子·環流》);斗柄隨著四季變遷向著中央的北極星變化,對於農耕收成是個很重要的參考指示,春耕秋藏自有其時。在田畝收穫是那麼重要的古代,這是一份多麼大的恩賜!同時這也是「斗轉星移」的由來
北斗的崇拜也是自秦就有記錄
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之屬百有餘廟(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
而後北斗七星從星星開始有了專屬的名字,後來也一個個幻化成擬人的神仙:東漢時期山東的武氏祠中有著北斗神格化的形象,北斗星君乘著北斗七星(前4星組成車輿,後3星組成車轅)的帝車,接受眾神的朝拜
北斗七星被擬人化想像具有神奇的力量,之後發展出的本土宗教道教也繼承了星宿信仰的各種傳統。北斗七星的神祕與力量,反倒是小時候日本的漫畫《北斗神拳》中,讓我留下最強烈的印象,最早我也是在漫畫中學到「北斗注生,南斗注死」的說法。長大之後也只有香港電影零星地提及而已
中央的北極星也就是紫微星就被認定是帝皇,北斗七星就像是「御車」:「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後漢書》卷四十八)在地上的天子居住的地方,自然名為紫禁城。「斗城」也反映這樣的信仰
「北斗環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天子也,五星行於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於四方,猶諸侯為天子守上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唐代孔穎達《書·說命中》疏)
從印度的摩利支天到中國的斗母
而為什麼說因為「摩利支天」,「斗母」的面貌因此而生呢?最早中國的星宿信仰中,是沒有斗母這個角色的
一直到宋元的《北斗本生真經》首先出現了
在昔龍漢,有一國王,其名周御,聖德無邊,時人稟受八萬四千大劫。王有玉妃,明哲慈慧,號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以裨造化。後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遊戲後苑,至金蓮花溫玉池邊,脫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包,應時開發,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之星。
是為斗母最初的文獻記載
而「摩利支天」最早從唐隨著佛教傳入中土,也是佛教自印度教借過來的神祇而成為了佛教的護法。梵名「Mârîcî」原本的意思是「陽焰」或「威光」;祂的形象是
三頭八臂,手擎日月、弓矢、金鎗金鈴、箭牌寶劍,著天青衣,駕火輦。輦前有七白豬引車。
如此的形象也可聯想到印度教中的太陽神蘇利耶(सूर्य / Sūrya)駕馭著七頭馬馬車,摩利支天就是某種程度的女神化
唐代的時候「摩利支天」隨著佛教傳入了中國,彼時已經是佛教的護法神,由於日本遣唐使的關係的信仰也傳入了東瀛。在爬梳文獻之時,我也解開了為什麼日本有這座廟宇,由於有摩利支天隱身的神通,在日本是很多忍者膜拜的神祇,武運興隆
我還看到一則相關傳說,「相傳」(who knows?)南宋高宗趙構在躲避金兵追殺時,逃難之際,有一女神現紫金巨光相救,另一說法就是有一女神駕乘七豬出現在空中,總之崇拜的摩利支天顯靈助了一臂之力,因為隱身使得高宗成功逃難
而至於為什麼來自天竺的神明跟新誕生的斗母合而為一呢?原來唐代有著北斗七星化為七豬的傳說,而正好來自印度摩利支天的恰是座騎為豬,兩者就不知不覺中黏合起來了
在有的斗母宮中,斗母的形象還保留著腳下七隻小豬
九皇大帝是誰?
最後總算要提到的是「九皇大帝」是誰?個人第一次聽聞「九皇齋節」的時候,第一個疑問就是「九皇」是何許神也?
相信在台灣,有此疑問的人也不在少數,至少我個人到現在都還沒去過甚至聽過在台灣以主要奉祀「九皇」且聞名的廟宇。也許是有奉祀九皇的廟宇沒錯,因為台灣廟宇那麼多。但是如同新馬泰這樣大型的活動,我想大多數人在台灣都沒看過
九皇是誰?眾說紛紜,羅列如下
先提及星馬泰等地流行的說法,星馬泰東南亞南洋地區的九皇帶有一種國仇家恨孤臣孽子的色彩,這個說法是九皇源自反清復明的天地會義士圖謀推翻異族統治失敗而被殺頭的傳說
「男兒死則死耳,不可作虜鬼,今日衣冠亡滅,可另訪一天地,暖於時氣,豐有物產者,爾眾人必所厚獲。」還帶著南洋傳續香火的勸示,曾經遇過馬來西亞華裔跟我說,很多傳統在馬來西亞還保留著,都是同一份心情吧
然而比較有根據的說法,還是要回到深厚傳統的星宿信仰:九皇大帝就是上述所提及的,北斗七星星君(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加上左輔、右弼兩星君的合稱,共有九位神仙,統稱九皇。又或者北斗七星加上紫微大帝、天皇大帝等,總之北斗七星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以齋節的序幕都會在斗母宮開始,九皇符上都會記載著北斗九曜的名號,不曉得這次有沒有機會拜見?
กิ้วอ๋องเซ่งโห่ย
九皇星君下凡之日 禮斗法會齋戒祈平安 (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