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引起台灣觀眾注目,接著台灣又引進了這部《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讓台灣人對韓國近代史更為了解一點。比較起《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有些過度的戲劇效果,這部《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肅穆許多,從一開場的事件推演漸次來到片尾打出大大的 「1987」 ,簡直可說有如史詩的民主故事
一開場的畫面充滿急迫感,一位學生緊急被送出來交由醫生診治,卻發現回天乏術。接著來到檢察官手上,不明何以「南榮洞」的人派人施壓要立即火化,徹底激怒檢察官下令保存屍體…….從一個事件出發,接著會有一棒一棒的接手人,他們是硬頸檢察官、追查到底的報社記者、透露訊息的主治醫生、一樣看不下去的監獄管理員…..還有因為運動被迫「全職」的反抗者、年輕熱血的反叛學生,最後由最不想捲入這一切、天真氣質的女大學生扮演「覺醒者」帶領著她個人也是觀眾的我們見證了人民力量
就像一個小火種最後越燒越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事使用的層遞技巧更敲動了觀眾內心
除了一個個普通人物,一位位挺身而出促成運動。韓國的英雄人物往往是一個個的平民百姓,面對困難災厄,他們只能自己面對,我想特別提及反派角色
匪諜搜查處處長(金允錫飾)無疑是片中最令人厭惡的角色,他無視國家公器檢察官、監獄典獄長、打砸報社橫行霸道,電影可以描述地很平面,但是更令人難以可貴地,這個角色從其他的視角,讓這位聞風喪膽的處長角色更為豐富
在審訊中,他就提到了過去在北方成長的過往,那也是之所以他一開場出現的場景在坡州的望拜壇。他的家鄉在北方州道,家裡曾經被赤匪、共產份子弄到家破人亡,這也是他對赤匪嫉惡如仇、抓共匪的執著不計手段;此外更有人味的是,當事件越燒越大,對於不得不被斷尾求生的部下,他也敢於跟長官爭取、甚或頂撞上司,然而最後已經無法掩蓋了也一樣被當棄子拋棄,我想觀眾多少會有一點複雜的感受
另外一位特別比較有印象是飾演女大學生的金泰梨,帶著天真爛漫的氣質,所以片尾衝向見證才有衝擊力。
沒想到原來我曾經看過她的演出過了,《下女的誘惑》裡曾經輕解羅裳?
無獨有偶、有點巧合,觀賞這部電影前後,亞洲各地也不太安寧迴響陣陣。前一天是韓國又多了一位被捕下獄的前總統,隔一天則是泰國爆發反對軍政府的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