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前就聽過曼德勒的木偶戲相當知名,過往在王朝時代,曼德勒是木偶戲之鄉,可是這幾天也累了,我是抱著隨緣心情的,畢竟看的這些東西最後都習慣沒有新奇感了
騎著單車從旅舍出發,一路上只有微弱的燈光,能否抵達是個問號?如果到得了就去吧,到不了就隨緣吧
結果我還是在演出前幾分鐘抵達了,如網路上看過的,「Mandalay Marionettes」處在一個很不顯眼的地方,很難想像這裡有個劇團享譽國際、時常巡迴演出。但就是這個小小劇團讓我的瓦城之行劃下完美的句點
木偶戲演出前先展演的是緬甸的音樂跟舞蹈,首先是緬甸的豎琴,船型的琴身造型獨特,總共有十六根,鼓面是鹿皮製造的。可惜來此前我還是沒有看過日本的電影《緬甸的豎琴》,這是極其少數以緬甸為舞台的外國電影,大師市川崑以這部電影檢討反思軍國主義的過往
由於手上的機子不好錄影,可能也不會有多好的質素,緬甸豎琴的音色是如影片這樣的
至於舞蹈也是別開生面,緬甸的舞蹈跳起來大概是影片這個樣子,抬腳的舞步是我沒在其他舞蹈上看過的
能夠說之所以想來到這裡,最首先是因為《火影忍者》的關係嗎?漫畫裡頭就有一位忍術操偶師,所以我格外想看真人版演出;買票(10000K)畫位由小姐推薦座位,儘管劇團赫赫有名,但是不多的位置也沒有坐滿,在這裡我依舊是少數族群,只有我從亞洲來
表演有相當標準的英語解說,可是我畢竟不是母語者,節目簡介才得知的;節目分為四個段落
「比比看」
「你會的,我能做得比你更好」
木偶戲的演出,這一個段落又更是驚喜感,如果太清楚演出的劇目反倒還不太會有這樣的感覺吧。這個段落是人與木偶的競演,實在很佩服木偶師的奇想,由兩位木偶師操縱的木偶跟「被操縱的人」同場演出,不得不敬佩木偶操控地維妙維肖,當我看到原來被操縱的竟然是一個人而不是木偶,而雙方的動作幾乎一致,實在太 amazing 了,驚喜的感受充滿了我的胸口。好棒的演出,絕對值回票價
演出最後告終,團長會跟每位觀眾握手致意,這時候身為亞洲人又是少數民族了,「China ?」「Taiwan」,對外國人來說,總是無法體會台灣人的身分堅持,其實世界上所在多有,我想許多台灣人也不一定知道蘇格蘭、蒙特婁、加泰隆尼亞等的堅持何來?
台灣網路的業配客很喜歡用「必吃」、「必買」作為標題,可是我始終不以為然也很感冒,但是在這裡我要用「必見」。我認為到曼德勒的遊客們都該來看看,堅持傳統的木偶職人的演出精采也令人尊重
劇團裡頭也有相關的木偶可以購買,可能日本恐怖片看太多,對於這種「人形」膜樣的通常有點畏懼,如果它半夜對你講話的話怎麼辦?至於「鳥頭人」就是緬甸版的 Garuda 嗎?可是我印象裡,漫畫 JoJo 第三部裡頭,由於舞台在埃及的原因,好像也有一模一樣的鳥頭人(這個翻譯很爛,我知道)但是馬的木偶應該可以買吧,而且這個動物又跟我有因緣,可惜不知道怎麼帶回去加上旅費考量,或許有那麼一天......
離去的時候,依舊許多運將已然排班等候,「來吧~來吧」可是我緩緩走到我的腳踏車,似乎他們也露出「真有你的」讚歎聲,我也是唯一一位這麼騎來的,就真的不遠啊
回到旅舍的路上,還是穿越巨大的馬路以及昏暗的燈光,具體地講,大概可能有八線道但是只有幾盞日光燈的照明,我始終對這樣的城市印象深刻,輔以夜黑風高…..或許台灣的農村都市也是這樣的,只是我太久沒去了。漆黑的街道時常要小心什麼都看不到,可是我還是看到許多留學的廣告,是因為華人都很注重下一代教育的原因嗎?一路上我也不時看到許多讚揚好學生的招生廣告,可能是學校?可能是補習班?能夠有能力留學,那必定是有些財富的,但是這個城市又感受不到它的富庶,回來後我還是覺得、真是一個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