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的小城故事 (6):素帖寺 / Wat Phra Doi Suthep

2013_12_9 (015)

雖然說週末夜市真的是待在清邁的一個高潮,不過還不是句點,旅程還是要繼續。今天要還掉騎了幾天的單車,要騎上許久沒騎的摩托車去到清邁市郊的素貼山

租車店的員工還很善意的提醒了路線問題,因為清邁有許多外人一定搞不懂的單向道,這是要小心的,如果他沒提醒在先,我可能要繞一下才能轉到素貼路

經過清邁大學來到山路,感覺好像台北市的郊山啊

2013_12_9 (019)

很快的到達雙龍寺的入口,所謂「雙龍」是因為兩隻 naga 而來,說起來它們不是「龍」,只是造型實在太相似了,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雙龍寺本來的名字是素帖寺 / Wat Phra Doi Suthep ,「Suthep」在泰文的意思是仙人的意思,所以當地華人又稱「遇仙山」、「會仙山」;Suthep 也是現在在曼谷帶頭反政府的要角,可以說仙人造反了

2013_12_9 (023)

兩條 naga 中間的道路象徵通往天堂
到了山頂後,外國人要買票才能進去,不過還真的沒看到售票口,就跟著進去了

2013_12_9 (020)
(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引水管的用意)

2013_12_9 (021)

2013_12_9 (022)

2013_12_9 (074)

關於素貼寺的由來,有個知名的白象傳說

素可泰時代的和尚 Sumanathera 做了一個夢,夢到 Pang Cha 這個地方有佛骨聖物,他前往該地尋找,果真找到一塊許多人說是佛陀肩膀的骨頭,這塊骨頭還能自我明滅,甚至消失不見。找到這塊聖物,和尚趕緊帶到當時統治素可泰的王(Dharmmaraja)看。

然而國王做了許多準備要迎接佛骨,佛骨卻不再顯現它的神奇,懷疑佛骨真假的國王最後只是叫和尚好好保管這塊佛骨

後來,蘭納王國的國王 King Nu Naone 知道了這件事,請和尚帶過來,在素可泰國王的許可下,和尚來到現在的南奔,這個時候佛骨變成兩塊,一塊跟原來一樣大,一塊則是較原來稍小,小塊的佛骨被供奉到別的地方,而另一塊則是被國王放到被野放到叢林中的白象背上,傳說白象攀爬上了當時叫做「甜象山」的素貼山,在死前鳴叫了三聲,蘭納國王認為這是白象告訴他要在這裡供奉,所以下令建造了素貼寺

以上取材自 wiki 英文辭目,這才發現到許多人的網誌都是互相亂抄

2013_12_9 (058)

2013_12_9 (059)

常常可以看到泰國人在寺廟裡尋求僧人的開示祈福,泰國人的信仰就是這麼虔誠,儘管後來我想也是佛陀的教誨使得他們甘於受苦

2013_12_9 (060)

2013_12_9 (061)

佛教徒相信繞行佛塔是有功德的,除了上座部佛教有這種信念,漢傳、藏傳信徒都是如此,佛教諸經典都有記載

《密集金剛》云:「諸佛之住處,宮殿乃佛塔。」應把佛塔當作諸佛的宮殿來想。
《根本律釋》云:「佛塔即法身」
《右繞佛塔功德經》中:「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不過在台灣「純種」的佛寺不多,所以比較少看到,如果是到了如法鼓山之類的地方還是可以看到信眾這樣的儀式的;至於藏傳佛教,知名的「轉山」繞行神山崗仁波齊也是根據同樣的信念

2013_12_9 (057)

2013_12_9 (054)

2013_12_9 (053)

本生經故事看過幾次都熟悉了

2013_12_9 (051)

2013_12_9 (048)


2013_12_9 (043)

山頂上有可愛的小女孩表演民族舞蹈(?),雖然覺得她們跳得離離落落,算了,還是捐獻資助

跟山腳下的那位小女孩相比,這裡的「生意」要好很多說,網路上看到雙龍邊的小女孩是會「變臉」的,我認為沒有必要苛責什麼,也許是這裡的工作機會真的比較不多

2013_12_9 (065)

2013_12_9 (071)

2013_12_9 (075)
(鬼佬小孩子很小就被父母帶到異國旅行,跟小女孩要賣藝掙錢真是兩個世界)

2013_12_9 (031)
(Q版的小沙彌,泰國人很愛賣萌的,小沙彌的造型取材自星期佛)

2013_12_9 (036)

2013_12_9 (038)

2013_12_9 (041)

2013_12_9 (078)

2013_12_9 (080)

2013_12_9 (081)

素貼寺上可以眺望清邁,只是光線條件不是那麼清楚

2013_12_9 (084)

2013_12_9 (017)
(和台灣在山上的寺廟一樣,到來時就看到入口處有許多攤商了)

2013_12_9 (018)
(泰北香腸還是吃不習慣)

2013_12_9 (092)
(這張是到了山腳下向上望見雙龍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