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的小城故事 (1):柴迪隆寺 / Wat Chedi Luang

2013_12_7  (003)

在歌舞表演後,回到旅舍睡了在清邁的第一覺,這一覺還算好眠

雖然說 小鳥 2 有個還蠻特別的地方,由於隔音不是很好,還可以聽到隔壁民居的小妹妹在練鋼琴,更特別的是,她們還是講普通話。小鳥 2 就是一個很 feel home 的地方啊

趁著早起光線正好時,趕緊去拍拍,昨天雖然在剛抵達清邁車站時的天氣不錯,然而在進城區後,天色就陰陰的了,所以更要趁這個時候好好去拍些照

2013_12_7  (004)

昨天才經過的三王廣場,如果光線好就是這個樣子,對泰國人來說很重要的歷史人物,可惜我無法體會,為什麼台灣出版了許多日本古代故事的書,但是泰國的部份,真的是完全空白

2013_12_7  (007)

隨性就進去了一間寺廟

2013_12_7  (012)

也許這裡不是什麼名寺,不過這裡的印象倒挺深刻,原來泰國電影中,僧人齊聚在廟宇中誦經就是這樣啊,吟詠的梵唄縈繞上了我的心頭,我正想拿起聲音錄下來時,僧人卻停止了,殊為可惜

2013_12_7  (014)

2013_12_7  (015)

2013_12_7  (016)

2013_12_7  (017)

2013_12_7  (019)

2013_12_7  (023)

《愛我一下夏》一開場,考完試的學校背景就在清邁,會是這所學校嗎?

2013_12_7  (025)

2013_12_7  (028)


2013_12_7  (033)

雖然說我覺得對外地客來說,清邁的每間廟都是一樣的,也不用特地去找「必看」,就好像如果老外來到台灣,即使在告知媽祖跟關帝之間的不同以及由來,但是參考架構的不足,都是一樣的「廟」的,但是隨處晃會沒方向,還是來到柴迪隆寺了

先來抄一段簡介

 

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柴迪隆寺在泰文的意思是「大塔寺」,又譯作隆聖骨寺。這座納蘭泰王朝建築形式的大佛塔建於公元1441年原高90公尺,於1447年於此寺舉行著名的第8屆世界佛教會議。但經歷1545年大地震和16世紀泰緬戰爭,現時寺廟略見傾頗,高度僅剩60公尺高,原存於此塔東面神龕的玉佛,後移至曼谷玉佛寺。近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政府出資修繕,以保存原貌。

 

由於清邁的禁建政策,混合印度及錫蘭式的此塔目前還是清邁古城中最高的建築,泰國真是用心啊,龍山寺曾經也有天際線的,現在根本就看不出來

在這裡遇到了台灣阿伯的同鄉,聽到臺灣話真是令人感動,阿伯說是來打高爾夫球的,今天第五天也要回去了,包括一張機票還比在台灣打省!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現在根本還在冬天,怎麼打啊?

2013_12_7  (040)

2013_12_7  (044)

2013_12_7  (048)

這裡也遇到泰國人的旅行團,對泰國人來說,也是個有特別意義的地方啊,當然他們的感觸絕對跟我們只能沾到表面的觀光客不一樣,一定深許多的

2013_12_7  (058)

2013_12_7  (060)

隆聖骨寺旁的銀白小廟很是耀眼

2013_12_7  (061)

2013_12_7  (062)
原來裡頭是供奉得道高僧

2013_12_7  (063)

2013_12_7  (084)

回到住處附近補充些飲食,在這點了泰國名菜「冬陰功」,可是真的沒啥感想,因為真的太辣了,我根本就不吃辣啊!如果沒有辣的話,或許會感到特別風味

2013_12_7  (087)

2013_12_7  (088)

2013_12_7  (089)

2013_12_7  (090)

2013_12_7  (092)

2013_12_7  (093)

2013_12_7  (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