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訪完大皇宮跟臥佛寺這些必訪景點後,接著也是一個必訪,那就是鄭王廟
在來到鄭王廟之前遇到了一些小波折,要抵達鄭王廟有先做功課就是在 N8 碼頭船資 3B 抵達對面就是,不過我竟然一直坐過頭又下錯站,「迷船」了一陣子才到 N8 碼頭,問了工作人員才確定
在 N8 碼頭還遇到了俄羅斯的遊客也在研究怎麼到 Wat Arun?我問過了工作人員回報 OK,後來在鄭王廟還遇到這對夫妻,俄羅斯大叔還友善地提醒我相機包的拉鍊沒拉上(其實不重要,因為根本沒東西),我感受到了來自戰鬥民族的友情?在電影《雁南飛》中,俄國人其實還蠻 nice 的,只是我們誤會了
鄭王是華裔國王,也有個漢名鄭信,不過立朝未久,被部下鄭華/昭批耶卻克裡所奪,至今的泰國王室還是這個王朝的成員
鄭王雖然開朝不長,卻也享有「大帝」稱號,泰國歷史上享有大帝名號者不過五位而已,驅逐緬甸軍隊收復大城,對泰國原來是這麼大的功績啊
鄭信的英譯看到相當熟悉,Taksin 也是前總理的名字,這是巧合嗎?出發前曾經在廣播節目中聽到 Thaksin 的崛起也許這是鄭王的詛咒? Taksin 回來了要來推翻卻克裡王朝了,是真是假?反正旅遊就是有故事可以聽才有趣
如果這位大帝沒有被殺害的話,可能今天要來感念他不是在鄭王廟而是大皇宮,來到鄭王廟,我的感受是中泰之間的糾葛真的比想像中深啊,可是在台灣的我們大多把目光注視在日韓上,有著華人血統的外國國王,大概也只有泰國了。而鄭王之所以能夠收復大城,其實跟清緬之間爆發戰爭有關,緬甸分兵跟滿清作戰,大城自然防線較為虛弱,泰國的歷史發展也跟中國的一舉一動緊緊相扣啊
鄭王寺跟先前參觀的寺,最大的特色是它那極為陡峭的台階,不時聽到觀光客的驚呼,原來主塔是象徵佛經中的須彌山 (Mount Meru) ,攀爬中的艱難象徵接近眾神王國的艱難
主塔的造型應該許多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很像吳哥窟(Wat Angkor,其實也是廟),因為整體也都是受到了印度教的影響
參觀完塔身的部分,原來另外還有一部分很相似我們熟悉的廟(temple),台灣人應該不會有人看不懂「鄭皇公在此」的漢字吧,走進去瞧瞧,裡頭的陳設簡直濃厚的中國風
一到裡頭聽到僧侶貌似念經為信徒祈福的樣子,可是怎麼那聲音聽起來,好像是詛咒?低沉的念經還是持咒?好像真有種神祕的力量
(鄭王爺公的字樣讓我想到台灣特有的「王爺信仰」,也許在這裡,鄭信王就是被當做「王爺」來信的)
對於古代泰國的故事,由於沒有看過泰國古裝片,實在有如空白一片,曾經台灣對古代韓國也是一樣空白的,因為韓國古裝片的引進,台灣人熟悉許多,希望以後有機會看到泰國古裝片,否則文獻資料上不過都是乾扁的幾個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