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の瞳 / 二十四隻眼睛 / Twenty-Four Eyes (1954)

二十四の瞳 /  二十四隻眼睛 / Twenty-Four Eyes (1954)
日本人對自己發動戰爭的反省之作,不朽的名作實至名歸
電影講述的是來到離島教書的女老師和她的學生怎樣在戰爭背影中(雖然很遙遠)度過了他們的成長故事。
高峰秀子飾演的女老師大石一出場騎著腳踏車跟鄉民打招呼,身上「摩登女孩」城市的打扮暗示了她與眾不同的一部分,看似溫柔親切,但是面對自己的信念卻是十分地堅持;很快地年輕的女老師和二十四隻眼睛打成一片,雖然有村民對此不以為然而排擠,影片的氣氛還是令人愉悅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啊
然而不久後大石因為腳受傷,不得不到另個較大的離島休養,影片的基調也隨之轉變,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化,讓即使在離島中的離島也跟著被影響,首先是開始有學生因為念不起書,只好中輟去工作、更有學生連聲再見都不說連夜搬走,最令人深深同情的莫過是大石帶領學生畢業旅行,遇到了在工作的以前學生,那位學生最後只能悲傷地望著同學的船遠遠開走,戰時的經濟是怎樣地影響一般民生。而軍國主義的影響開始在發酵,在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風潮下,大石面對著自己的學生被狂熱的軍國思想洗腦一心只想上戰場,只能表示無奈。大石自己在學校也差點禍事臨頭,她差點因為教授左派思潮而遭池魚之殃,儘管堅持自己沒錯,面對時代的風潮,也只能自保而已,然而大石對戰爭的看法一直都沒變,這只是一場當政者為了他們的「理想」發動的戰爭,代價卻是千萬條無辜的生命
最後又回到離島的大石老師跟著已經長大的學生們再次聚首,老師已經失去了丈夫、而有的同學也已戰死在沙場,這是一群戰爭所遺棄的人們的聚會,回首影片開端時,老師和學生的遊戲更是讓人不勝唏噓,戰爭是怎樣地摧毀了一代孩子的成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