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頭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 (2012)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

自從《艋舺》在春節檔期中示範了台片也能夠有一席之地後,後起之輩躍躍欲試了起來,去年的《雞排英雄》也成功達陣,今年更有許多大製作要來搶這塊餅,然而他們都鎩羽而歸,反倒是這部《陣頭》意外的以小兵立大功之姿為台片搶下攤頭。

出身電視劇的導演馮凱,在其執導的電影中不免帶有電視劇的色彩,最讓人有印象的是裡面的人好像都吃了炸藥,好像好好坐下來喝杯茶講事情很困難,這樣的「二元結構」在本片中還有很多地方,或許做影片分析作業的同學可以援引 Levi-Strauss 好好檢視一下 XD

對我來說電影的最大缺點是許多細節的處理很多不夠細膩,如果是吳念真歐吉桑來寫劇本,可能會不一樣


電影內容由真實的「九天民俗技藝團」的故事改編過來,我想這樣的題材可以處理成怎樣呢?我想我會寫成的故事會是這樣的一群青少年,在陣頭中找到自我肯定的所在,陣頭雖然是很傳統的技藝,而且不可諱言的,社會對於混陣頭的也有些污名化的印象,但是這群年輕人卻從這麼傳統的技藝中為自己充權,肯定了自己的存在

然而電影中不是說沒有處理到,只是很模糊,作為單純的觀眾,當看到年輕人在山巔上努力不懈的練習、以及最後站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多少都有些動容,只是影片好像沒有碰到「動機」這個部分,所以他們的這些動作,觀眾可能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像是環島之旅就完全沒有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更多的「莫名其妙」,電影沒有處理到新任團長要將傳統陣頭革新到什麼面目,以及他的想法是什麼?很中二的、總是還來嗆聲的敵對陣營,後來轉念想要加入新九天的心路轉折是什麼好像也沒提到?團中唯一的一位女生,本來跟新團長嗆聲還已經動手動腳了,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吃他的醋,然後兩個人好像情侶一樣的去逛夜市約會?

在歷經了許多莫名其妙的不明所以,以及敘事上的跳躍、節奏唐突後,電影剎然的來到了結尾,有如音樂電影中的,最後的演唱成果發表會,通常也是影片最後的高潮段,也許前面觀影的不順暢也都不要再計較了,然而我又覺得這裡還是有些突兀的地方,上一輩擺不平的鬥氣最後的解決之道是老師傅的突然出現解決、其中一位團員家中不負責任的父親也翻然悔悟來到現場為兒子加油,也許賀歲片就是要這樣的皆大歡喜結尾,很多是看在熱鬧的份上就不用計較了。

我想陣頭還有更該拍出來的東西,應該是「敬神」這個部分吧,可惜電影也是沒有提及,如果信神的話,怎麼彼此又是那麼的爭強鬥勝呢?或許雖然說好像都在講本片缺點(不知不覺寫了很多),但能夠將台灣傳統文化帶到大螢幕上,光這麼一點,這部片子會留在許多台灣人的腦海裡

好像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