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net 雜誌進來台灣後,真的帶來更多更廣闊的視野耶,2012年1月這一期的封面主題「歡迎光臨動物星球馬達加斯加」,大概就讓台灣旅遊雜誌望塵莫及,要拉到那麼遠的地方作報導,真的會勞民傷財,況且台灣民眾可能也沒啥興趣,某個角度來說,台灣人出國目的地,大部分也都圍繞著那幾個地方,視野雖然是開闊了,但也是某個程度的狹隘。
這期雜誌剛推出的時候,真的讓我驚呼一下,馬達加斯加不是我之前跟大哥們鎮日幻想白日夢的地方嗎?光聽這個國度的名字就很奇異,那麼跑過去應該夠屌吧(有點無聊的中二幼稚),我想許多人(老一輩)剛聽過這個名字,應該都是從地理課本來的吧
就是一個東懸非洲大陸的外島,和台灣的地理位置非常相近,然後考試會考彼此的比較,老實說我當時覺得無聊透頂,在那個網路沒那麼普及的時代,國立殯儀館編出來的教材真的很容易將學生可能的興趣都送葬掉
「……高中的時候上地理課,講到非洲南部有個外島,地理老師攤開世界地圖,告訴我們馬達加斯加和台灣的雷同關係。突然之間我有一股激情,我在筆記本上畫下了這座島,告訴自己,有一天我要到那裡去,住下來,一輩子住在那裡,很好笑吧?」(p.102)
後來遠離那些教科書之後,卻又在某本小說念到共同的學生記憶,這本小說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傷心咖啡店之歌》,老實說我覺得這本小說有些情節還蠻有少女漫畫的味道;而另一個部分則像是《蘇菲的世界》,劇中人物不斷的對話、交互詰問著,關於人生哲學、價值方向等永遠困惑現在人的東西….而許多年後,我竟又在軍中看到有預官帶這小說來看,我就把我鄉愁的心情寫在莒簿上,「我想這本小說的主題要講的是『自由』吧,馬蒂出走馬達加斯加,就是為了追尋自由,然而在面對著全然的自由耶穌時,她也困惑了…..」不過我已不記得小說裡情節是這樣嗎?這是根據很不可靠的印象寫出來的東西……
另外一點是想到說,當時王家衛跑到阿根廷拍片,為啥要跑個大老遠呢?「阿根廷,是因為1997,想用一個最遠的角度去講香港, 阿根廷該是地球上離香港最遠的,你用一支針穿過地球,另一面出來的就是阿根廷….」在墨鏡後的導演這麼回答,也許《傷心咖啡店之歌》的靈感來自於此也說不一定,只是改編電影可能很難成真就是了。反倒是另一部動畫片,讓這個國家的名字廣為人知,現在不用念到高中了,大概許多小學生都知道這個地方吧,DreamWorks 在 2005 年推出同名動畫,沒想到欲罷不能的一撈再撈 ,一集都沒看過的我,近來才知道拍到第三集的馬達加斯加即將在今年2012上映,我想這次機會總能把握住吧
而幻想的馬島&東非動物之旅…….大概還要很久吧
(NOTE)這期雜誌還有 Kyrgyz 這些陌生的字典國度,LP 你真的太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