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點小貴的漫畫,本來還想說只是翻閱一下,不過是川先生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不由自主的在書店翻完,他的人生真的是波瀾壯闊的一生啊
是川老先生的人生遭遇到經濟大恐慌、以及一二次世界大戰這部份,我想就已經比很多人精彩了。關西出身的背景,真的很有商人頭腦啊?出身寒微,是以同樣出身的豐臣秀吉成為個人的偶像,和許多失學的大商賈一樣也是從學徒起家的,也如同那些成功的鉅子,在實務中的學習對於一個企業家的養成反而更是不可取代的,當然在那樣的年代裡,這樣的磨練可以出身一個大實業家,現在不經由學歷競爭這一關脫穎而出的話,可能真的有困難
從小小年紀就起身志願參軍,在軍中得到磨練學習的機會,卻在軍中發現自己的才能在於商業部分,所以真的大戰來臨時,想盡辦法躲避徵召(也被他躲成功),不然可能不會有以後的日本股神。
在被認定股神的稱號之前,其實他還是以實業起家、做起的,這是跟一些完全是在金融遊戲操作的人不一樣的地方,戰爭期間在朝鮮開發礦產的經驗,讓他對資源、原料特別有心得吧,所以他日後的許多輝煌戰役也都集中在原料族群裡。
雖然僅只小學學歷,但是為了更理解這個資本世界的運作,在圖書館埋首學習了三年,體悟到
對政府經濟政策的判斷,是有其邏輯性的,優秀的投機家只要能夠 speculate 政府的可能政策,就可以因此而獲利,而這樣的機會,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那樣幾次。
漫畫當然也畫到他知名的「烏龜三原則」
1. 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2. 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3. 不可太過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
以及「只吃八分飽」原則,對於賣點實在很難找,所謂「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真的是耶;不過他自己違背了自己的「只吃八分飽」原則,想藉由個人的知名度行倒貨的目的,也不隱諱說出「做手不會站在舞台上」的道理
「直覺並不是因為天賦的關係,而是從無數中的戰鬥中獲得的」這句,和Livermore說過類似的話也英雄所見略同。
大起大落的人生在所得全日本第一又重登高峰,卻又因為稅制的關係,並沒有獲得鉅富,甚還身故之日還欠下稅款,然而就如九把刀在訪問中講到的:
「人生或許到最後真的是一場空…….」
「但是,這句話是戰鬥過的人才有資格說的」
也和他的偶像一樣命運吧,出身卑微卻在日後成為統一日本的第一人,豐臣家的天下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年,但是從一介平民到權傾天下的太閣,這樣的人生也是拼過的,也已經很精彩了。
我後來再網上查資料才知道,這本自傳原來的名字就叫《波亂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點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