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搭飛機比較好吧」
對旅舍的妹妹說了這麼一句,我要去殺時間了
由於從旅館 check out 到夜班車的發動有著一段等待時間,這段時間要怎麼度過?要怎麼消磨掉?越來越覺得不用省那個小錢,因為夜車根本睡不好,到達後還是要補眠;而且前述這段空檔時間說起來還挺浪費時間的,就算對我這樣的閒人來說也越來越覺得是。再而且呢,聽到了泰國小妹都搭國內線往返,好歹我經濟能力還是好一點,不用這麼刻苦吧
但是也是因為這個殺時間的原因,讓我遇到了一個奇蹟
先去 MBK 以為會有什麼偶像會,原來地點是 Thonglor 那間,不是 MBK 這間;只好繼續走下去,剛好去四面神那裡拜一下吧,我不知道是巧合嗎?還是神助?確實這幾年下來,我的經濟狀況有比較好的處境,餘裕多了,選擇跟可能性就跟著增加….不過我還是很現實地,沒有請舞者,如果心願完成再來吧(根本不叫信仰啊)
接著走向對街,要去拍 Central World 的聖誕樹,反正就是殺時間,但是到了對街,我看到一個熟悉的牌子,我四年前曾經看過的看板,一位看起來是外國人的咩咩舉著,我有點記憶模糊,我是一開始用英語,後來不小心又講泰語?但是呢~她的臉龐完全是法郎的樣子,也是講泰國話!
「請問你看過這位日本人嗎?」flickr 很方便就是一下子就能找到記憶,當然你必須要下好關鍵字、標籤之類的
「他就在前面」法郎臉龐的咩咩用泰語這麼回答
於是我很興奮地繼續向前行,終於在 Big C 那裡看到一位老先生的面孔,但是來不及了,他已經走進建築物內休息,我追過去有對到眼,但是要怎麼開口呢?
我又去問了他們團體的第二位成員,看起來是華裔的樣子,但是華裔也是要用泰語的,沒想到她用英語說,其實我是外國人,我不會泰語
「那麼請問你是哪裡來的?」「韓國」
對韓國人講泰國話,這個錯認也太有趣;但是我在韓國被認做韓國人;在泰國被認做泰國人,亞洲人還是很像的
忍不住跟她開啟話題,跟她聊了在韓國旅行遇到的各種傳教士,沒幾天就遇到很多次。我提到韓國的 JW 很多,「但是他們對於聖經的詮釋….」我還沒說完
「錯得,都是錯得」。即使我不算是教徒,看到 JW 對於聖經的詮釋也是感到 …..好的,最早最早的時候,耶穌的出現也曾經被視為異端,因為他對猶太教的詮釋也是不一樣的,在此就不多提了
不過我也要問一樣的問題,請問這位日本先生是同一位嗎?是的,但是他去休息了,一會耳再交換回來
老先生回來後,單刀直入問了一下,原本不是很確定
因為照片真得太暗了,在陽光下又更看不太清楚
「同じじゃない」
「同じでしょう」
我一直提供線索
「タイに住んでいる…五十年」「私は...」
我想也是的,他的聲音就跟當時聽到的,越來越熟悉
沒想到在這裡遇到四年前在 Jatuchak 遇過的日本人宣教師
天啊,好不可思議
這幾年天変地異,但是還能在這裡再見
一直以為他們行動的據點就是 Jatuchak 那裡而已
這次我就沒忘記提到電影《沈默》,《沈默》雖然講述得很緩慢,但是匯聚了巨大的能量充滿我全身,在那麼高壓威逼的年代,信徒一一受難,信仰的上帝只有沉默,神真得存在嗎?存在的話,怎麼會讓信徒難過呢?不得不踩過聖像圖繪的信徒又在想什麼?但是呢,倖存的日本基督徒就這樣隱密的保持自己的信仰,長達了兩百多年,幕府不存之後,他們的事蹟才一一浮現
不過現場我沒說那麼多,「ロケ地は台湾」「すごい!」
對於信徒來說,這部電影應該是更有感染力的
接著他說 Covid 的關係,泰國政府行動制限,在那三年沒有出來,但是現在都可以了
一樣我也去買了水表示小小敬意,對著韓國女生說「我覺得好奇蹟哦」「May God Bless Us」
我也一樣用四年前的樣子放水,還記得吧「奇跡のような感じ」
奇蹟再一樁就是不多久後讓人有點沮喪的事有了轉機
原來夜車殺時間也不是太壞的事啊